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真心是怎么看出来的(怎么才算真心喜欢)

导语:都说听从真心,你怎么知道您真心喜欢的就是真的

01

看淡功名利禄的关键,在于“了生死”

对我(魏承思)而言,在学佛之后,那些让人非常痛苦的坎坷,变成了我长长旅途中的一段,成败也变得不那么重要。这是真正接触佛学后,带给我的人生观的大变化。

今年接近70岁的我,下过乡,留过洋,也做过官……这一生中有过很多坎坷,而支撑我度过的,便是佛教思想。但我并不是彻底的佛教徒,因为一个彻底的佛教徒,必须要在内心里相信六道轮回。

相信了六道轮回,你才可以“了生死”,不会把死看得那么重,不会把生看得那么重。“了生死”之后,一个人才能真正把功名利禄看淡。所以,当今世界上真正信佛的人,没有几人。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烦恼,包括南怀瑾老师在内,但区别之处在于我们如何处理烦恼。有的人遇见一个烦恼,可能一个月都深陷其中,而南老师遇到烦恼,几秒就放下了。

在我年轻的时候,第一批团员名单上,没有我的名字,我可能一周都睡不着;没有拿到45块钱的工资,就想去上吊的心都有了。这是那时候的境界,但到了现在,即便是碰到了天大的事儿,我可能也只是哈哈一笑,照睡。

当修行以后,你就知道了怎么对待人生,怎么处理烦恼。一般人认为天大的事,对修行之人来说,可能都不是事。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马上放下,你就可以享受更多的人生,而若是放不下,那么你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将会是很灰暗的。

02

科学与佛学,是可以兼容的

从小受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教育,让我在过去不大相信没有被验证的东西,不相信轮回,但学了多年佛之后,我对它的态度转变成了半信半疑,不完全否定,也还没有完全相信。

以前,我习惯用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切问题,认为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答案,且是能够解决的。但在学佛之后,我知道了还可以用另一种思维方式,去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一个人最难做到的是,拥有几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被一种思维方式所困住。

科学、佛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看一座山,你可以从南面看它,可以从背面看它,也可以从东面看它,这并不矛盾。科学看到的东西,佛学未必能看到;佛学看到的很多问题,也是科学解决不了的。

人生、道德、美,这些都无法用科学去衡量,去解决,但佛学以及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其都有大量的论述。在这个层次上,科学跟佛学是可以兼容的。

03

人生,不追求活得长,但求活得精彩

佛学,特别是禅宗,本来是非常活泼的、有生命的东西,但一些佛里佛气的人把它变成了很僵化的东西。

很多人学佛是为了求佛、成佛,但佛学讲的是因果,学佛的因不对,又怎么可能得果。所有的学问都是求,但佛学不是求,而是放下,是减法,最后要回到你自己的本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佛法就是减法,佛心就是童心。”

当你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佛,然后才能真正深入进去。在我看来,学佛就是让你放下烦恼,让你自己的人生比较快乐,没有太复杂的道理。

那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很多善事,也没什么烦恼,也挺快乐,但他活得很短,但有的人有很多烦恼,过得也挺苦,却活得更长?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生命长短是命定的。

人生的追求也不在于活得长、活得短,只不过,我们往往认为人活着,就是要追求比谁活得更长。相对来看,有些人活得不长,十几岁、三十几岁就走了,但他一辈子活得足够精彩,但也有些人活了七八十岁、九十岁,却活得很窝囊。

了了生死,我们这一生只不过是六道轮回当中的一站,在这一站你做了那么多事,学了那么多东西,这一辈子便值了。至于这一站是五个小时,还是十个小时,也就无所谓了。

很多人都说,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但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心”是妄念,还是本心呢?事实上,没有实修过的人,没有办法辨别本心和妄心。

就如同,只有到了五楼,你才能辨别在一楼做的事,还没到五楼,你也没有办法知道上面一楼的是对还是错,而所谓的跟着内心走,往往都是跟妄念走。

只有不断扬弃自我,不断看见自己人生的状况,不断放下,才能找到本心。

本文内容由小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