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六祖坛经第一品至第十品读诵(六祖坛经第一品意思)

导语:《六祖坛经》一、二品诵读笔记

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佛佛惟传本性,师师密付本心。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雾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讹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上根之人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终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小根之人如草木,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

本文内容由小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