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天大地大的下一句是什么(天大地大我大是什么生肖)

导语:“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个“大”,到底有多大?

古人在造“人”字的时候,“大”的字形也是备选方案之一,后来正是坤道的精神发生作用,古人选择了侧身弓背的形象作为“人”字,而把正面站立的人形让给了“大”,从此“人”“大”分野,各擅一义。

其实,二者并没有就此完全撇清关系,在许多造字中,在“人”的这个含义上,“大”字仍然被使用,比如“夫”字、“立”字、“文”字等等。为什么?因为从人的自身来说,必须谨守坤道,以虔敬立身,但作为一个客观存在,人,仍然具有“大”的性质。正如《说文》所说:“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那么,这个“大”是什么呢?这个“大”正是《周易》坤卦六二爻所说的那个“大”。那么,这个“大”字究竟应该如何解读呢?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已经有过解读。

《老子》的第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原来“大”就是“道”,“道”就是“大”,同物而异名。虽然这两个名字本身都无法体现出宇宙本体的全部属性,但可以分别体现出其中的一部分特性。“道”的重点在于运行,讲的是“行而不殆”;“大”的重点在讲范围,范围有多大?“其大无外”,无所不包,所以是“行而不殆”之前的那个“周”。“道”和“大”囊括了“周行而不殆”的全部含义,虽为异名,表达的却都是那个宇宙本体。

这个本体论的运行规则无所不在,所以,老子在此后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这是常见版本的说法,甚至包括帛书本《老子》,不过,许慎看到的版本不同,最后一句不是“王亦大”,而是“人亦大”,因为对于《说文》来说,没有这个“人亦大”,也就是没有了“故大象人形”的结论。仔细推敲起来,其实“王亦大”和“人亦大”并不矛盾,因为“王”是人之极,但读作“人亦大”更方便一些,这样一来,就不用去迂回解读。

我们再回到坤卦的六二爻,这个“大不习”的“大”,说的正是与“道”含义相近的“大”,可以说指的就是那个无所不包的道。

《老子》的二十五章最后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什么?自然就是不受任何干扰的本来的那个样子。冯友兰说,就是跟目的论鲜明对立的那种状态。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独立不改”。谁都干扰不到它。

既然谁都改变不了它,干扰不到它,那么“习”对它有什么作用呢?它的特点就是“不习”。“习”是什么?“習”的本字是由“羽”和“日”字组成,既可以理解为小鸟在太阳底下练习飞翔,又可以理解为小鸟日日不断练习飞翔,是通过训练而掌握技能,也就是通过培养一种习惯而改变现状。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逐渐培养出良好的习惯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尽管如此,“习”对“大”不起作用,因为“大”的特点是不会为“习”而改变,所以,爻辞说“大不习”,“大”的特点就是“不习”。

如果你了解了“大”“不习”的特点,不去设法改变它,而是去顺应它,正如坤的特点那样,一切都顺随而行,结果是什么呢?当然是“无不利”。

那么,坤卦六二爻爻辞“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就可以解读为:

坤道的特点是“至静而德方”,方德为安稳、顺从。“大”所代表的道无所不在而不容干涉,不要企图通过后天的力量去改变它,只要遵循于道顺势而为,就会无所不利。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