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资治通鉴楚国(资治通鉴楚汉相争文言文翻译)

导语:《资治通鉴》25:楚怀王的一出闹剧

《资治通鉴》封面

导读:楚怀王因为轻信一个不可信的人口头许诺的一个天大的诱惑,而中了张仪的计谋,上当受骗。我们从中看到的两点启发,一是当天大的诱惑降临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二是透过现象,去查看背后的利害关系。

一句题外话,《资治通鉴》读后感第2卷已经进行完了,今天的是第3卷,希望能做成习惯,量变引起质变吧。

楚怀王,熊槐,前329年继位,是楚威王的儿子,前期任用屈原等进行改革,但整体还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屡中秦国计谋,最后还被秦昭王扣留在秦国,客死异乡,甚是凄惨,也算是咎由自取吧。下面简单聊一下前313年,楚怀王的一出闹剧。

前313年,秦国相国张仪,就是那个著名的纵横家,出使楚国,对楚怀王利诱,如果楚王放弃与齐国的同盟,秦国把商於(原为楚国土地,后被秦国攻占,商鞅因对魏用兵战功封地就在此)600里的土地许诺给楚国,秦国与楚国结为姻亲,楚怀王很高兴,答应了。

有一个叫陈轸的人,很没有颜色,别人都在向楚怀王祝贺,他独自闷闷不乐。他说,秦国不敢轻视楚国,是因为楚国有齐国作为盟友。现在大王毁掉与齐国的盟约,是使楚国陷入孤立的境地,当楚国孤立无援,秦国怎么可能给楚国土地呢。不如表面毁约,私下仍与齐国交好,如果楚国真的把土地交给楚国,楚国再与齐国断交也不迟。

楚怀王没有听从,与齐国断交,并派遣一个将军跟着张仪去接收土地。张仪假装摔下马车,几个月不上朝。楚怀王认为是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彻底,派人在齐楚边境大骂齐愍王,彻底断绝了齐楚之交,齐愍王一气之下与秦国修好。断了楚国的后路,张仪这时候出面了,给楚怀王派去的将军六里土地,一下子缩水了99%。

楚怀王气不过,要攻打秦国,陈轸又出来说话了,“目前局势,还不如给秦国献上一座城池,一起攻打齐国,在秦国失去的土地,可以在齐国拿回来。”

楚怀王不听,派屈匄(gai,四声)攻打秦国,结果大败,战死8万多士兵,屈匄连通列侯、朝官共70多人被俘,楚怀王更生气了啊,又全国征兵再次讨伐秦国,结果又在蓝田大败,韩国、魏国眼见楚国大败,趁他病,要他命,派兵攻打到邓地。楚国向秦国割让两座城池求和,这件事情告一段落,但并没有完。

其实,对于这件事,陈轸的做法不去评判(脚踏两只船,不厚道),但是陈轸能够在巨大诱惑面前,保持相对清醒的头脑,能够看到事情背后的利害关系,比楚怀王强多了。苏秦、张仪之辈,我私下以为,属于满嘴跑火车的人,是一个信不过的人。楚怀王为了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的口头上的天大的许诺,就断了自己的后路,实属不明智。第一,张仪本身不值得信任。第二,许诺太大,欺骗性更大,600里土地是多大,我们就说《资治通鉴》中孟子与齐宣王谈话中提到的齐国的土地多少,千里之地,是一千里还是几千里,没说,但是这么一比较的话,600里的土地岂止是不小,非常大了,是很大的诱惑了。第三,这些都是口头的许诺,并没有白纸黑字。

另外一方面,陈轸说的不错,秦国不敢轻视楚国,是因为楚国有齐国作为盟友。现在大王毁掉与齐国的盟约,是使楚国陷入孤立的境地,当楚国孤立无援,秦国怎么可能给楚国土地呢。秦国出此招数,根本原因在齐楚两国交好,对自己威胁性很大,要破坏这种威胁,就要造成他们之间的嫌隙。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某件事的表面的利大于潜在的害的时候,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背信弃义了,这是人性,张仪也是抓住了人性。

我一直自认为比较愚笨,所以到现在我也没有想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只能看到中间的风险。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