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智者塔院天台山(天台智者大师是谁的化身)

导语:天台智者塔院|名山埋骨,万丈烟云皆供养

登峰始识天台寺,入室还寻智者龛。

初入天台,游人多止步于“五峰怀抱,双溪回澜”的国清寺,隋塔隋梅,千年遗韵,殿宇重重,古刹幽深,足以让人流连驻足。

但天台山以佛窟仙源为名,国清寺不过是其表,在国清寺十多里外的北部高山岭上,还有一处天台宗圣地——智者塔院。一代高僧,天台祖师智者大师肉身塔即安放于此。

“名山埋佛骨,万八丈烟云供养”,山高云深,清凉圣地,欲知天台法门,还需细寻智者之龛。

即是灵山,山门何处

从国清寺东侧的盘山公路驱车一直北上,地图上显示塔院已到,但路旁无任何标识,也没有塔亭抑或山门的影子,只有一条登山小道在路旁伸出,仿佛伸出一指接引前来寻法的有缘人。

沿着山道前行,碧草山花,幽静少人行。从山道远望,远处的天台县城清晰可见。

岔道处是一座小屋,石块砌起的围墙内,可见香炉的尖顶,屋脊有脊刹,简单却不简陋,似为一山野小庙。

从小庙旁的岔路往上,却是一片苍苍幽篁,竹林深处,隐约是黄色的院墙。

「周围古松蔽日,修竹凝翠,更兼地势高峻,正风猎猎,素有‘高明幢,塔头风’之称,清凉幽静。」

《国清寺志》中对智者塔院的描摹正在眼前,但山门依然不知开在何方。

沿石砌的围墙向前,远处是一座飞檐翘脚的四柱亭子,亭中只有一块文保碑。

亭子对面是山门一座,上题“智者塔院”四个金字,年款已剥落难识。山门紧锁,无法入内。

从此处往前,石道旁有三座紧挨着的墓地,石块围起,前竖有碑,“唐结集宗教章安尊者总持灌顶大师之塔”、“唐天台记主荆溪尊者湛然大师之塔”、“明传持教观幽溪传灯法师之塔”,三位皆是智者大师衣钵传人。

东侧山门不开,回转向西,转角处开一处小庭院,四周石砌矮围栏,中间立一座“般若心经塔”。此为1989年日本天台宗为纪念比叡山开山1200周年,百万信众书写心经建塔供奉,朝拜祖庭而建。

从般若心经塔往前,一块“即是灵山”的照壁,对面石砌高台上是另一处山门,这才是塔院的真正入口。

东土释迦,真身舍利

“真觉讲寺”是塔院的旧名。

隋开皇十七年(598年),智者大师自天台山应晋王杨广之召赴扬州,途经石 城寺时因病而止,圆寂之前跟弟子们说:

「吾当卒此地矣,所以每欲归山。今奉冥告,势当将尽。死后安措西南峰上,累石周尸,植松覆坎,仍立白塔,使见者发心。」

弟子们依其遗教,将灵骨迎回天台山,在大师初修之地佛陇山岗,依法华教义建全身舍利灵龛,“举高四丈,给砌一层。念多宝之全身,想释迦之半座”。同时在龛前建双塔,筑草庵护卫,号称“定慧真身塔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塔院改名真觉寺,成为独立寺院。

其后,寺院屡衰屡兴,到清嘉庆三年(1798年),浙江巡抚阮元修葺塔院、大雄宝殿及两廊。咸丰年间又毁于战火。光绪六年(1880年),天台宗四十世法嗣敏曦募资重修。“真觉讲寺”匾旁题记正是这两次重修的记录,如今所见寺庙也形成于此时。

寺院山门兼天王殿,过山门是一座不大的院落,迎面是一座五开间大殿,门楣上是红底金字的匾额:“智者肉身塔”。

▲智者塔院大殿旧影(图见《支那文化史迹》)

塔殿前匍匐着一对石兽,形如狮子,却是狻猊,相传为龙生九子之一,好坐喜烟。相传智者大师圆寂之际,忽听门外传来吼声,众人开门,只见两头狻猊仰天吼叫,随后化作了两石。于是,人们就将二石奉在塔院。

殿内供奉智者大师肉身塔,不过原塔在1968年被毁,今时所见是1980年重修的。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七米,二层六面,每层仿木构雕柱枋和斗拱,塔檐飞扬翘起。塔身每面设佛龛,中有佛像,镂刻精细。

▲智者大师肉身塔(图见《支那文化史迹》)

「顗东西垂范,化通万里,所造大寺三十五所,手度僧众四千余人,写一切经一十五藏,金檀画像十万许躯,五十余州道俗受菩萨戒者不可称纪,传业学士三十二人,习禅学士散流江汉,莫限其数。」

智者大师早有“东土释迦”之号,备受推崇,其真身所在,自是天台宗圣地。塔院虽僻处山野,但来天台山朝拜祖庭的四方信众也多上塔院参拜。

塔头风起,青梅旧盏

到访塔院时,正是暮春时节。院中有两棵梅树,两棵樱花树,三棵桂花树,梅子已经挂果,树荫蔽日,山风习习。

殿前,一位法师坐在小板凳上正缝补旧袈裟,塔院收养的两只狗慵懒地卧在一旁。

塔院的四隅各有一小院,西北隅是斋堂和客房,院中晒着笋干。

东北隅则是碑廊,一处厢房上题“唐碑”,这是从修禅寺迁移过来的“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由天台宗七祖行满大师于唐元和六年(811年)所立,右补阙翰林学士梁肃撰文,台州刺史徐放书,陈修古篆额。只是唐碑在琉璃罩中,屋中晦暗,碑文难识。

几处殿宇看过,回到院中,另一位年轻法师在桂树下铺设茶席,和来塔院参拜的居士们闲谈。受邀坐下喝杯茶,树荫落在盏中,四围山风拂动,寺外竹林沙沙作响,花香和青草香浮进院中,和茶香一起飘荡开来。

江南古寺,风雨摧残,多经兵燹,少有高古建筑保存下来,但在重建中仍能看出创建之初的营造本意。

智者塔院创于隋代,沧海桑田,今日所存建筑皆是清代重修,但古风犹存,以方形庭院为中心的向心式布局,展现了一座山野小寺的古朴雅致,远较一般金碧辉煌中规中矩的寺院更让人心动。

“国清松,塔头风,高明钟,万年柱,华顶雾”,人言天台山有五绝,此次短暂行程只得见前两处,余下诸多隐于林泉奇石之间的天台胜景只能留待今后再来寻访了。

本文内容由小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