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先进(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先进教学媒体仍然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导语:无论课堂教学怎样改,教师都要做好“精讲点拨”
无论课堂教学怎样改,教师都要做好“精讲点拨”
王营(特约评论员)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点,造成教学重复、低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背景下,有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不再需要教师的讲解了,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课堂上教师只讲5分钟”。
其实,无论课堂教学怎样改,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主演变为导演,由课堂的主宰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高效学习和精讲点拨上。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精讲点拨哪些内容?怎样讲才算精讲呢?
一、讲疑点。所谓“疑点”是指学生在自学过程有疑惑的知识。问题的答案似是而非,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吃不透,拿不准,不敢确定最终的结论,此时就需要教师指点迷津。讲疑点并非让教师把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求教师事先知道学生“疑”在何处,产生疑惑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充分讨论,适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片面的认识。
二、讲难点。所谓“难点”是指学生自学过程中无法解决的共性问题,比如一道几何题全班同学都不会做,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讲解打开学生闭塞的思路。讲难点也并非让教师唱“独角戏”,而是要求教师事先设计好一系列富有层次的问题,步步启发诱导,开启学生的思维。对于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教师要采取类比、举例等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力求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三、讲知识拓展点。所谓“知识拓展点”是指教师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适当补充的一些延伸性知识。这些知识教科书大多没有涉及,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无法涉猎,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整合课内外资源,适时进行补充。讲解这类知识时,教师要把握好“度”,切不可为了展示自己的学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故弄玄虚,喧宾夺主。
四、讲能力培养点。所谓“能力培养点”是指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一些规律性、方法性和策略性知识的讲解,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这类知识的讲解一般体现在单元总结课和期中、期末复习课上,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并从中抽取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精讲点拨”的关键在一个“精”字,而要真正做到“精”,除了精选讲解内容外,还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确立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需要精讲;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的,需要少讲或者不讲。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精讲的实效性。不了解学情,凭自己的想当然随意确定讲解内容,根本谈不上精讲。
二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拓展性、方法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与同事广泛研讨,追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化。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