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傣家竹楼(傣家竹楼在哪里)
导语:「趣味地理」傣家竹楼,演绎西双版纳的另一道风景线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民居是最早的建筑,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是傣家的标志民居。当地人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简介
竹楼又称傣家竹楼。傣族的竹楼历史悠久,记载最早见于魏书。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他们以种植水稻为主,信仰小乘佛教,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竹楼造型美观,外形像个大帐篷。有人说像诸葛亮的帽子。也有人说像开屏的孔雀,相传远古时傣家人无处可居,天神变成美丽的凤凰,扬扬双翅,暗示人们屋脊盖成人字形;高脚独立示意房屋建成上下两层的高脚房子。
2成因
竹楼的形成受气候、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 西双版纳地起伏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高黎贡山、怒山、哀牢山等形成天然屏障,澜沧江、怒江、元江蜿蜒宽阔,湍流不息。其间散布着许多峡谷平坝,傣族人多居住于此。
平坝里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生长着许多热带亚热带作物和珍贵药材。该地海拔低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易霉腐易虫蛀、 临江河水患频。因盛产竹材,所以用竹子建造房子。
傣族信佛教禁忌多,几乎村村都有佛寺。在佛寺的对面和侧向不许盖房子;民房楼高不许超过佛寺中佛像坐台的台面。百姓的住房不能建瓦房,不准做雕刻装饰,廊子不许作三间,堂屋不能用六扇格子门,甚至楼梯也不许分作两段,楼上楼下的柱子不能用一根通长的木料,还不得用石头柱础等。
3优点
竹楼是用各种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极为牢固,7级地震也不会倒塌。傣族人选材考究伐木适时,并对竹子浸泡处理,居住时辅以烟熏可延长寿命。
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便于排水。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利于洪水的通过。高脚还能防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饲养家禽,上层居人。因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散热,夏天凉爽冬天暖和,既防霉又防兽。
4结构
一般竹楼为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柱、梁为木质, 椽、檩及楼板、楼壁为竹料, 以编织的草排盖顶俗称竹楼、草楼史称干栏。
竹楼的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 人们认为它能保佑竹楼免于灾祸而最神圣,不能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修新楼时弄来树叶垫在柱子下会更加坚固。竹楼内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脊象征凤凰尾,屋角象征鹭鸶翅膀。
傣族人等级辈分严格,凡是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能低于6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6尺,异常宽敞明亮,竹楼的木梯一般要在9级以上。晚辈的竹楼高度要低于长辈的,木梯只能在7级以下,结构也显得简单许多。
六十年代竹楼从草顶过渡到瓦顶,现在傣族村寨中早已是瓦顶。楼柱也从龙竹换成木柱。百姓的竹楼从建筑质量到建筑面积都超过了以前的官家,式样也在不断地翻新。如今,竹楼已从竹木建筑发展为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
启示
现代建造楼房是否可以底层架空?这样的好处是:
1.增加 城市绿化 ;
2.为增加邻居间的交流机会,提供空间平台;
3.有利于城市底层空间的空气流动。
你说呢?
来源:海宁中学地理组
原标题:【趣味地理】傣家竹楼,演绎西双版纳的另一道风景线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胡楠
审核:李昊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