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行处(诸佛的意思)
导语:【诸佛妙理,到底“关”不“关”文字】
估计有些小童鞋一看师父写这个题目就要着急了:哎呀,师父您这是怎么啦?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师父,您,您想说什么呀?
别急,小童鞋。师父头脑很清醒。且听师父慢慢道来。
确实,六祖大师这句法语“诸佛妙理,非关文字”的份量,堪称穿云破雾、震古烁今、一锤定音。
六祖大师说这句话时,是唐朝中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冥冥之中或许祖师大德觉得这样还没说透,还不够过瘾,于是到了明朝末年的莲池大师,在他著名的《七笔勾》里面有了第五笔:“学海长流,文阵光芒射斗牛。百艺丛中走,斗酒诗千首。嗏!锦绣满胸头,何须夸口。生死眼前,半字不相救。因此把盖世文章一笔勾”。这下子真叫一个痛快彻底,不仅文字,连文章——哦,不是普通文章,而是盖世文章都一笔勾了。我们有些人是不是这么认为的呀?
嗯,痛快确实是痛快了,过瘾也确实是过瘾了。师父想说的是,恰恰问题就出在这里。什么问题呢?嗯,深度境界先不说,仅从浅表程度轻轻的问一句:六祖大师那句法语和莲池大师这一笔勾,我们真的读懂了吗?
须知,诸佛妙理,即般若。般若又分三重境界: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知道有人会说“少来这些啰里啰嗦的废话了,咱们是上根利智直接顿悟,根本不需要那些琐碎文字”,也知道他们还会说“就连观照般若都是多余的啰嗦,直截了当直达实相般若就好了嘛”。——病入膏肓的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重要的、关键的、必须的切入点来了——请问:整部《坛经》当中,可曾发现六祖大师说错别字、解错别字、用错别字?或者别人读诵引用佛经里的章句段落时,六祖大师听得一脸茫然搞不清哪个字哪个词是怎么回事的!?有吗?!
如果连字是何字、词是何义、甚至张冠李戴东拉西扯,这就连世间法基础都失去了,还谈什么诸佛妙理!
这里引用《印光大师文钞》当中印祖举的关于文字的两个例子:
1、“摄身崖”——古时祖师起的名字。本意是临近悬崖绝壁边上,令人收摄身心克服妄念,战兢警慎切不可大意浮滑。以此比喻学佛修行者应有的处世态度。却被人讹传为“捨身崖”,越传越变形,最后竟然变成了世俗痴男怨女昏头胀脑跑去寻死觅活的地界儿。
2、“观音眺”——古时祖师起的名字。本意是说观世音菩萨犹如慈母一样呵护牵挂娑婆世界的苦难众生,无限慈悲的双眼眺望着远方的游子,盼其平安回家。却被以讹传讹变成了“观音跳”,一字之差何止天渊之隔,简直令人莫名其妙。
象这样对于一字之差谬误的纠正,整部印祖文钞当中有很多处。
请问:在文字上讹误成这个样子的人,他能懂得诸佛妙理吗?
并且,《坛经》这个“坛”字如今大多用的是简体,“坛子罐子”这个“坛”与“筑坛拜相”这个“坛”在繁体是各不相关的两个字,在简体则成了一个字。那么,会不会有人认为《坛经》这个“坛”意思就是“坛子”呢?
于是想到,有人堂而皇之给别人讲课,讲到“迷信”这个“迷”字时他说:为什么会迷信了呢?嗯,你看这个“迷”字是由一个“米”和一个“走之”组成,意思就是一个人吃了米饭以后在那里瞎转悠,所以他就迷了。——呃,吃了米饭在那里瞎转悠就迷了,吃了面包、牛奶、水果以后就不迷了吗?
关于文字方面的乱解释、错别字、张冠李戴等等笑话随处可见,丢人现眼级别的,至少可以写几万十几万字来证明。这里暂时打住。
接下来说说莲池大师的“把盖世文章一笔勾”。
什么样的文章堪称盖世文章?直奔主题,举一个例子,唐朝著名大才子王勃的《滕王阁序》绝对当之无愧千古名篇了吧。我们就按照莲池大师给我们的佛法角度来看这篇文章:骈四骊六铺陈华丽,雍容典雅妙笔生花,一泻千里一气呵成,神来之思神采飞扬。然而,这篇盖世文章到底说了个什么?嗨呀,就是说作者参加了一场豪华宴席、奢侈派对,以及在这场豪奢宴会上引发了作者一些不着边际的游思幻想。尤其是对设宴主人提供的美酒佳肴的奉承赞美,一再用了“童子何知,躬逢胜筵”、“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之类的夸张溢美之句,用大白话说,直接就是哈喇子流了一地嘛。
这样的盖世文章,于彻见心性,于解脱生死,有一丝一毫的益处吗?没有。不但没有,坦率的说,如果身心沉醉其中并且加以效仿和追求,很有可能变成才华远远达不到王勃的水平,而心智和毅力却成了颠三倒四弱不经风。
佛法要否定的,不是盖世文章的水平,而是在盖世文章的漂亮包装下对心性的迷乱、对智慧的遮蔽和对解脱生死的耽误。
何况,还有太多的盖世文章所起的作用却是颠倒黑白、抹杀良知、荼毒人心、伤害善良、蛊惑社会等等,令人痛心疾首不忍想不忍说。
因此种种缘故,所以应该“一笔勾”。莲池大师一句话打到死穴上了,就是因为它们:“生死眼前,半字不相救”。
到这里,反问一句:有没有哪位童鞋站出来说一下,你认为莲池大师的文字水平文章水平如何?
或许还有人说:“我们一心念佛就好了,不去涉及文字和文章的范畴,这样总该清净超脱了吧”?
错,大错特错。这是严重的大妄语、增上慢。说他大妄语,是他根本做不到;说他增上慢,是他明明做不到却偏要说大话吹大牛。
文字是书写下来的语言,语言是口述出来的文字。换句话说,每个人这一辈子都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除非他是个木头石头。
话说回来,六祖大师不但说了“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而且就算从世俗的文字文章角度看,整部《坛经》当中真可谓金句频出震聋发瞆,字字句句都闪耀着超级智慧的光芒。要知道,当世来向六祖请法的那些人有几个不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高手!让高手们都心悦诚服的献上膝盖,岂止是“灰常不简单”这五个字所能想像的。
不要错会了禅宗的“不立文字”。不立文字,决不是不通文字、不懂文字、不解文字。禅宗的“一千七百则葛藤”不是文字是什么?再看看禅宗祖师们的法语诗偈,哪一字哪一句不是精妙绝伦,真正含金量十足十的文字般若呀!哈哈,当然不“立”文字哟,因为“立”的是宗旨、是目的、是本怀嘛。
诸佛妙理,确实非关文字。但如果连基本的语言文字都表述不清、理解不了,甚至错谬百出、白字连篇,甚至还没有自知之明,把无知当个性,把荒唐当朴实,拒绝学习,毫不反思,那就真的不仅仅是离诸佛妙理越来越远的问题了。
本文内容由小姬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