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太高多被围猎什么意思(认知太高多被围猎的成语)
导语:认知太高,多被围猎
读完商鞅,一片死寂。
历史的距离,很多时候,不仅是混淆真相,更多的是改变了视角,因此,每一代人,都有了自己的私心。
作为战时法治社会的构建者,商鞅有时代的先进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对于当时的秦国而言,却是对症下药,大大促进了统一进程。因此,商鞅,伟者也。
作为后世之人,往往苛刻之,一是其法治严酷,二是其刻薄寡恩,更有人对其部分法规有“驭民”之深,而微词颇多。
只是,几乎没有人去看看他本人。你看,批评别人,总是比任何事情都容易。更何况,能够批评很厉害的人,就显得自己也更睿智了一样。
看明白商鞅的结局,大概才能真正明白利益斗争的惨烈和无情。
01商鞅之死,实际是一场多方力量的围剿。
每一个时代,几乎任何一个改革者,鲜少有结局好的。一方面是看改革者伤害了谁的利益,一方面是看改革者有多少的自我保护的智慧。
改革,从来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并且,如果改革标的越缺乏“做大蛋糕”的能力,矛盾就越深,争斗就越厉害。这种情形,也就是所谓的“内耗”。
任何一个组织体系,但凡陷入内耗,一定是生产力不足,智慧不足,缺乏资源整合和变革创新的能力。
因此,才有了人才才是生产力的说法。
在战国,商鞅就属于那个经天纬地的人才,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最成功的代表之一。到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因为政策措施给了地方官吏豪绅钻营的空子,反而更民不聊生。
说白了,变法,是要在组织体系还没有完蛋之前,把拿得多吃得多的那部分的利益,强行分出来给一些拿不到,快饿死的人。这其中,其实就是所谓的“受害方”和“受益方”的较量。
商鞅变法,是要拿当时最有权势、势力最大的老秦世族的利益,分给其他能够给秦国带来生产力、安定和向心力的人,也就是更广大的普通人。
虎口夺食,可想而知,当年的商鞅是深知这是要被“围猎”的下场。
只是,这种“围猎”,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02很多时候,受益方,也需要那个人为之牺牲。
这大概就是商鞅之死,最悲凉的地方所在。因此,有人说,商鞅必死,或者说,是如孔子所说的“不得不死。”
个人是极其厌恶那些大言不惭地教育别人要“以大局为重”的人的,感觉好像能说出这个话,就至少已经能显得他自己很大公无私,很有胸襟了似的。说到底,这样的人,大多沽名钓誉,虚伪算计。
这样的人,往往公义在嘴上,实际心里都是狭隘算计和私心邪念,真实的目的就是让别人都去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就“大家”的利益。而这个“大家”,往往就是那个高喊“以大局为重”的人,能够算计,或者是直接的受益者。
说白了,商鞅之死,不仅是利益受损方老世族们的复辟和复仇,更还有利益收益方秦惠文王嬴驷的一点私心。这点私心,其实大家都明白,商鞅太厉害了,功绩太大了,声望太高了,他完全可以自己做王。
这样的人在,作为继承者嬴驷,怎么能有自己的位置呢?
因此,商鞅之死,一是死于世族的反攻,是因为世族需要夺回政治话语权,有话语权才能夺回原来的利益。
这一点,明眼人都懂。就像在一个企业,你想知道谁的权力最大,就看谁在发号施令,发号施令后,都马上有人去落地了,那么,这个人就是掌握了这个企业的话语权。如果仅仅只是能讲讲策略,讲完没人理会,那这个人要么讲的东西不对,要么就是精神失常。
二是死于收益方需要平衡权力,或者借力打力。
这一点,商鞅做了最好的历史注解。老世族的力量盘根错节,刚继位的嬴驷,推一把商鞅,是要平掉老世族的仇恨,让他们安分一点。而后,再以此秋后算账老世族。但实际上,只要肉不给到利益受害方,死一万个商鞅也没用。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商鞅白死了。
03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也是商鞅,让我们陷入了错综复杂的认知搏杀。
认知太高的人,就像早慧必夭的谶语,如果太过显露锋芒,太过显露智慧,太过入世拨弄风云,结局一般都不好。
因为他们总是要去改变既定的规则,而规则后面是利益结构。规则一动,利益必动。利益一动,权力结构必动。权力结构一动,利益必大动。
因此,历史上的变法,可谓大动,大动必有大纷争。始作俑者,如果没有强力的后盾和支持,一定死得很惨。
有人说,要懂得进退之道,这些高人,还是能安全隐退的。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形势使然。就看,想退的时候,能批准“退”的那个人,是否安心让他们“退”。或者说,他们的“不退身死”和“退而安生”之间,谁能给批准的那个人带来更大的利益的问题。
商鞅,就是前者。至少秦惠文王是这么认为的。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