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韦应物刘长卿(刘长卿韦应物属于什么诗人)

导语:大历诗坛:韦应物、刘长卿、顾况、李益等

大历诗风是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期的过渡诗歌风格。

大历诗歌: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扬精神风貌。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渐露出中唐面目。

韦应物与刘长卿

韦应物诗歌创作分前后期

早期所写的一部分作品继承了盛唐诗人关怀现实、追求理想的传统,不乏昂扬开朗的人生意气,如《寄畅当》;

后期作品里,慷慨为国的昂扬意气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风格闲淡简远。

他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成为他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如《寄全椒山中道士》。他的田园诗,将谢眺郡斋诗的表现方式和陶渊明的田园诗风味相结合,为田园诗增添了一种新的境界。他并不是一味恬淡忘怀世事的人,其田园诗中有正视现实的新趋向。

刘长卿: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逆境中度过的,所以长期的抑郁寡欢,使他的诗歌于冷落寂寞的情调中,又平添了一些惆怅衰飒的心绪,显得凄清悲凉,如《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特色

时运不济,感伤和惆怅层层递进,失意的凄凉融入黯淡萧瑟的景物描写中,尤显浓重深长。一种由悲剧命运支配的孤寂惆怅的生存体验,与特定时代的衰败萧索景象相结合,汇聚成生不逢时的冷漠寂寥情调,在刘长卿诗里反复出现,以至于其诗歌意象的构成也带有某种类型化的倾向。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大历十才子”齐名的原因:在于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的相近。

“大历十才子”诗歌的艺术特色

1)由于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受其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的诗歌的词语选择,

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2)“十才子”更多地偏爱使用描述性意象,采用白描手法写诗,以求意象的创新。

3)大历诗人的写景更多面向现实物色,在诗中运用具体的描述性意象,能保证作品的新鲜感。

顾况与李益

顾况:诗歌的主要体裁是古诗和乐府。他的诗,无论古体还是今体,都受着江南民歌的明显影响,格调通俗明快,语言则有如白话。

顾况诗歌的特点及其对元白、韩孟诗派的影响

顾况的绝句受民歌影响明显,如《江上》。但顾况的诗,又常常俗中有奇,有怪奇的想象和比喻,而且充满狂放之气,如《悲歌》其二。顾况的诗预示了贞元元和间元白、韩孟两大诗派的共同特点。其通俗的一面,影响了元白诗派;其纵横不羁的奇异一面,为韩孟诗派所继承而变本加厉。

李益:由于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体验,李益的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由于他的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所以他的边塞诗也以七绝最为著名而流传于世。

李益诗风的两重性

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有中唐的先声。

在写景抒情时,捕捉瞬间感受中的诗意,已不象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讲诗情、画意与音乐美溶于一炉,所以韵味尤为深远。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