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动物为啥不吃草(为什么只吃食草动物不吃食肉动物)
导语:明明食肉动物低头就可以吃到草,为什么不吃草呢?
能量我们知道,几乎所有的地球能量,都来自于太阳光。
太阳光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后,被植物所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植被的生长,另一部分会被植物储存起来。
像植物这样,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的生物,被称之为自养生物。
而像猪、牛、羊、老虎等不能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只能通过吃草或者捕食来获取能量的生物,被称之为异养生物。
在生物界中,能量在太阳——自养生物——异养生物之间流动。而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损耗。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能量,仅仅是叶面接受太阳能的1%左右,而食草动物通过植被获取的能量,只有10%-15%左右,食肉动物通过捕食食草动物获取的能量,也只有10%-15%左右。
如果我们把能量比喻成金钱的话,相当于太阳往叶面上撒了1万元钱,而植被只能接受到100元,食草动物能获取10元钱,而食肉动物只能获取到1元钱。
也就是说,食肉动物能够获取的能量,其实非常少。那么问题来了,食肉动物为什么不通过吃草来获取能量呢?
其实是因为食肉动物虽然能够获取的能量少,但食肉动物可以通过减少数量来维持生存。比如:1000亩土地可以养活100头牛,但也可以养活1只老虎。
在自然界中,植被的数量>食草动物数量>食肉动物数量。
也就是说,虽然食草动物能够获取的能量较多,但食草动物的数量也多,导致每个个体能够获取的能量有限;而食肉虽然能够获取的能量较少,但食肉动物的数量少,所以也可以生存。
因此,食肉动物没有因能量短缺而灭绝。
食肉动物会吃草吗?对于大多数食肉动物而言,它们更偏向于杂食动物,比如:犬科虽然以捕猎为生,但也会通过植物来获取营养。熊科动物更是把植物当成主食,据研究发现,熊科动物的能量来源,有50%是植被。
只有猫科动物是例外,它们几乎不吃植物,宁愿吃腐肉,也不愿意吃唾手可得的植被。具体原因,可能和猫科动物在演化中,丢失了一个甜味基因有关,导致它们无法品尝出植被的甜味。
因为失去味觉基因,而导致对某种食物情有独钟的生物不止猫科动物,大熊猫也是因为味觉基因中的鲜味基因丢失,导致它们从食肉动物转化为食草动物。
除了味觉基因外,食肉动物之所以吃肉,还和它们的牙齿以及肠胃有关。
食肉动物的牙齿尖而锋利,肠道长度更短,胃酸酸度大;而食草动物的牙齿较为平、钝,肠道长度长,胃酸酸性弱,大多呈弱酸。
我们知道,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需要细细研磨才可以被消化,所以食草动物的牙齿可以帮助它们研磨食物。
食草动物研磨食物后,食物会在胃部以及肠道内再次被微生物分解,帮助食草动物吸收更多营养。
然而食肉动物的胃液中胃酸酸性大,能够杀死大多数微生物。由于没有微生物帮忙分解食物,所以如果食肉动物吃草,那么即使食肉动物摄入的植物数量和食草动物相同,食肉动物能够获取的能量会比食草动物少很多。
所以,拥有食肉动物的胃部,强行通过植物为生,很容易灭绝。比如:在地球历史上,肯定出现过和大熊猫一样的生物,由于鲜味基因的丢失而导致食素,但它们却没能活下来。大熊猫虽然活了下来,但它们每天需要花费长时间的进食。
如果食肉动物在演化中不仅像熊猫一样丢失了鲜味基因,肠胃还演化成了食草动物的肠胃,甚至还演化出了食草动物的牙齿,那么它们可能就已经变成了食草动物,此时它们吃草也就不奇怪了。
总结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食肉动物保留甜味基因,那么食肉动物是可以摄入一些植物来补充能量的,比如:犬科和熊科。
如果食肉动物丢失了甜味基因,比如:猫科动物,它们就会对植物丧失兴趣,只通过肉类来获取能量。再加上猫科动物的胃酸较高,肠道较短,无法通过植物获取足够的能量,因此猫科动物放弃了植被,转而专注于捕猎。
所以,如果你养宠物的话,狗狗是可以喂一些水果、蔬菜,而猫科动物则是完完全全地肉食动物,对它们来说,再好吃的水果,都不如肉类食物有吸引力。
本文内容由小蔼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