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历程(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是什么)

导语: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

人才是国家和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基础,纵观上下五千的历史,每一次改革与进步的背后都是一群具有创造性和先进性的人才在推动。但“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出自《南城咏古》),可见要选拔一个优秀的人才有多难。

那么在中国古代都有哪些人才选拔制度呢?

简单来说,可以把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分为四类:一是靠血缘、二是靠推荐、三是靠奖励、四是靠考试。

中国古代人才制度与利弊

在中国的原始社会阶段,初期人们依靠部落战争和武力来选拔人才作首领,但是随着各个部落趋向于统一,选拔人才的方式慢慢变为“禅让制”,也就是把权利移交给贤能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儿子。比如尧把帝位让给舜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舜也把帝位禅让给了人民一致拥戴的禹。到了禹的时代,社会财富开始累积,私有制开始萌芽,所以“公天下”也就慢慢转变成了“家天下”。

禅让制

到夏商周时期,完全采用了“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也就是按照血缘关系来继承官职和待遇,最初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再到后来的“嫡长子继承”都离不开血缘关系。

世袭制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地战争与割据,政权不断更替,政治争夺也越发激烈,导致各个国家也纷纷求贤若渴,而依据血缘的“世官制”也就无法满足当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了,于是“推荐制”、“军功制”、“养士制”也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说白了也就是,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官,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或者收养一批有能力有技术的人为自己所用。当时“战国四公子”的门客就有上千人,这些人中不乏一些有特殊技能和才华横溢的人才。

西周等级图

秦在还没有一统天下以前的取仕之道是“辟田”和“胜敌”。《通典》说到:“秦自孝公纳商鞅策,富国强兵为务,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在秦统一天下之后也深谙法家之道,主要选拔人才是通过“军功制”也就是按军功授爵位。

秦朝军功授爵

在西汉建立之后,社会趋于稳定,阶级开始慢慢固化,使得既得利益者不希望寒门子弟能够得到阶级跃迁于是层层加码,再加上文官的地位也开始慢慢上升,导致 “军功制”也慢慢退出了舞台。所以到了两汉时期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察举制”和“征辟制”,其中主要是“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也就是由地方官员自下而上向中央推荐人才,被推荐者还需要经过皇帝考试通过后方可以录用为官。察举制的设立目的原本是为了能够在广大民众之中选拔贤能。虽然在设立初期也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比如董仲舒和晁错等西汉名臣就是通过这种制度得以为官的。但是后期察举制慢慢被朝廷权贵和地方豪强控制,寒门子弟根本无法通过这条路走上仕途。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一方面地方官员多为朝廷下派,其中无法摆脱朝廷权贵的干涉。另一方面,地方官员想要治理好地方又不得不依靠地方豪强的支持。所以自然而然地会拿手里推荐为官的权利来回报他们。到了东汉这种风气更甚,居然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局面。

察举制度:由下而上

而作为补充的“征辟制”与“察举制”不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拔官吏的方式,选拔一些有名望有才能的人士。

征辟制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对“察举制”做了改革,形成了“九品中正制”,成为当时选拔人才的主流。简单地说就是不再需要地方官员推荐人才了,而是在各地设置“中正官”,让他们对人才进行评级,朝廷再根据这个评级来授予官职。但是当时这个“中正官”多由世家大族出身的高管担任,所以这里面是否公平也就不言而喻了,慢慢地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九品中正制

说白了,入仕渠道完全都被贵族掌控,虽然这些制度本身都是想从民众中选拔优秀的人才,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不过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皇帝无法对抗贵族,他依旧需要贵族的势力来协助自己统治天下,所以也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权利给到贵族。

但是到了隋朝情况就变得大为不同了。隋朝统一天下之后,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得朝廷有了对抗贵族的实力。隋文帝彻底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在平民中选拔人才。到了隋炀帝时期创立了进士科,这也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诞生。“科举制度”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分科考试为朝廷选拔官员的制度。但是隋朝才短短37年,无法将这个制度发扬光大。

科举考试

到了唐朝,“科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时期,将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定期考试的称为“常科”。由皇帝下诏后临时决定考试的称为“制科”。“常科”的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考察背诵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进士”主要考察诗赋和时务策。所以相比之下“进士”更难考。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另外,进士难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录取的人数太少了,据记录当时全国报考的人数约1000人左右,但只录取25人,录取率才只有2.5%。但也正是因为进士难考,所以才显得特别。

考官批阅考卷

但是唐朝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距离公平公正还很远。比如当时唐朝就盛行“行卷”和“公荐”之风。“行卷”即考生提前把自己的作品提前拿给主考官或者相熟的达官贵人看,希望得到对方赏识,提前锁定好成绩。“公荐”则指的是公卿大臣向主考官推荐人才。比如李白当时也没有参加科举,但由于声名远扬由玉真公主推荐进入翰林院。

另外在唐朝,进士及第后也并不代表就能被授予官职了,还必须经过吏部的铨选。这里面就有很多主观因素了,所以对于寒门子弟来说简直就是挡在仕途中的一堵高墙。比如韩愈都曾三次未过吏部铨选。

吏部铨选

直到宋朝这些问题才慢慢得以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举措就是北宋时期逐步确立的“弥封制”和“誊录制”。“弥封”是指将考卷上考生的姓名、年龄、籍贯等密封,以特殊符号标记。“誊录”是指组织专人来誊写和校对,让使阅卷者不能看到原来的试卷。从此开始科举考试进入了匿名的时代,大大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

宋朝科举考试

同时宋太祖时期增加了殿试,让所有进士成为天子门生,一旦金榜题名就可以马上授予官职。

到了元朝,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正式确立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三阶考试制度。

明朝初期开始以“八股取士”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得以废除。题目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之内,考生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形式呆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限制了考生的发挥。考生也主要研究四书五经而忽略其他思想观点,导致选拔的人才思想固化无法符合时代的需要。这可能也是导致当时明清时期开始慢慢官场优秀人才凋敝的原因吧。

八股文抄本

本文内容由小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