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学生写作辨析怎么写(学生写作辨析题怎么写)

导语:学生写作辨析

学生写作辨析怎么写(学生写作辨析题怎么写)

多年来流行的观念,基本上没有反对的意见。表面上来看,熟悉的东西好写。如果要求学生写的东西,是学生不熟悉的,那么学生则没有东西可写。但这是一种误导。理由其一,因为熟悉,可能没办法梳理对其的条理,缺少一个外在的客观的观察条件。很难写出来有意义的东西。缺少距离,缺少拉开距离观察的机会。不识庐山真面目。熟悉的就缺少一种可以对比的条件。其二,熟悉的生活,对人们没有新鲜感,心理学上的心理钝化。太过熟悉的便没有新鲜感,没有写作的动力。 作家写作,虽然可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但却都是拉开距离,写曾经的生活。鲁迅在北京写浙江,沈从文在北京写湘西。熟悉的生活要经过一个陌生的过程,要与新生活加以比较,才能写得出东西来。 熟悉的生活反倒难以着笔。“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到一天 的地方可以说一辈子,在一辈子的地方,一嘴都说不出。

不能叫学生简单地写熟悉的生活,不要出这样的作为题目。因为这样的文章很难写。这样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

有话说辨析

很早之前,叶圣陶就讲过题目要让学生有话说,平时作文也是一样。熟悉的生活也是要让学生有话说。这个理念不能说是错误,但也不对。这样是让学生将写与读分离开了。先让学生有内容,再说话。 这个问题在于哪里?在于写作不能引领读。读与写不是双向性的。读与写,应该是写在前,由写引领读,在没有可写的时候去查阅。相互促动。要写好文章,得找书读。出作文题目是为了促使人去读。迫使学生去找书读,找材料读。读书是为了写作。读书是为了写作。应该是让学生去找话说。哪怕学生没有写出来,也是读了许多材料,也是对于学生有所帮助的,成为学生的思维材料。

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思考,吸收知识。卢梭也是如此教法。太阳为何会落下而又升起?爱弥儿观察到此现象,但不知道答案,于是去寻找答案,于是去学习地理,了解世界。《遭遇美国教育》作者的儿子去美国求学,小学四年级,老师要求学生写大题目。在大题目中去寻求了解知识。写作方式写作能力都是研究生的模式,小学生在三四年级就受到这样的训练。在发达国家都是采取 以写引领读的教育方式。要求学生找话说。让学生有话说之上,最重要的是,在当下的知识中,去寻找新的知识,迫使学生去寻找材料去突破自己的知识结构。作文不仅仅有话说,还要让学生找话说。让学生去阅读之前自己没有掌握,没有去接触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更有价值。

总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写作题目都太过于简单太肤浅。之前的教育都认为,要让孩子写简单的,写容易的但实际不然。要让学生写难一点的,给学生去寻求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就像打游戏,总要跟高手对线才能学到新知识。只有困难的题目才能够让人学到东西。只有挑战才能激起人的兴趣。读书写作,应该要激起挑战,找到自己的局限,发起挑战,成功后才能让人有莫大的喜悦。要向自己能跳得非常好就能摸到的树枝发起挑战,才能证明自己,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太难根本办不到的,不做,太简单,随手能做到的,不做。每次都击中靶心,证明自己离得太近了,每次都击中不了,说明自己离得太远了。全神贯注,能击中,说明恰好。学习必须体验快乐,如果长期的体验不了快乐,那么就没用必要学,这时候就要思考,靶子的位置了。学习一定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的目标。现代语文教育的问题就是太简单。教育应该要高渐离式的,出发点很高,去攀爬,去步履蹒跚,如果能得到,那就是一下子拿到最好的东西。要学就学难一点的,要学就学最好的。其他的是供你参考,辩论的。

讨论式辨析

这是本世纪初,在提倡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时,出现的一种学习方式。对讨论式有批判,但大多数批判都是认为这是教师运用有问题,而不是这讨论式教学本身有问题。但讨论式教学不只是使用上出现问题,而是本身就有问题。 跟思想方面有关的可以讨论。但在文学却不适合讨论。文学有三层,意象言,最重要的是中间的形象。更多的是通过阅读,写作加强对于形象的印象。 只有理论观点可以讨论,情感是不可以讨论的。语文课大部分是和情感和形象打交道,讨论在语文教育适用的范围很小。只有小部分,就是意的部分。政治历史更适合讨论,经过讨论,得出真理。而语文文章是欣赏,是放飞想象力的,是不适合用来讨论的。

讨论式是在相当程度上排除了老师的影响引导。但这是不对的。老师比学生对于文章的感受理解更深。所以应该由老师来引导学生。有许多精彩的东西学生是不知道的。不应该排除老师的解读,不应该全由学生来读,如果老师和学生一个水平,那还要老师干什么?三个臭皮匠的思维水平,加起来,也绝对达不到诸葛亮的水平。老师和学生的理解,不是量上的不同,而是质上的不同。

关于质疑精神的辨析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要想创新首先质疑。把质疑看做创新的提前条件。 对于观点的质疑才会有新观点的出现。没有质疑就很难出现另外的观点。 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学生的年龄和学生的精神能力的程度。学生在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质疑,就是为了质疑而质疑。朱熹强调质疑但却是在书院时期强调质疑,而不是小学阶段。没有系统的学习,没有一定的见解,知识,只是学到了皮毛便去质疑,是无效质疑。第二点,质疑和讨论式一样,对于语文教育只是一部分有用。质疑只是对于语文教育学习中思想的质疑,其他的没有什么好质疑的。质疑应该是敬畏的,对于优秀作品,应该是要对其相信。若没有这种相信,那么这种阅读学习,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是警觉的。只是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眼光上了。应该首先考虑一本书对自己能有什么好处,带一种欣赏学习的态度去阅读。读书首先发现它好的地方,才去考虑其他的,才去考虑它错误的地方。这样才能有进步。着眼于优点,才能发现优点,才能有利于自己。 质疑本身没有问题,但不能太夸张的强调质疑。只有抱有谦虚的态度去学习才能学到。

本文内容由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