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碗(银壶的作用)
导语:——银壶,打轻点好,还是打重点好?
有人认为,银壶重点,会结实耐用,但重了,又担心烧水后提起来会不会太重?
有人认为,银壶轻点,用起来轻盈,但轻了,又怕壶不结实不耐用,会不会是匠人偷工减料?
这是大家在选壶的时候,考虑到银壶实用性与手感,一直有些纠结的问题。一个很简单的问题——1升容量的煮水银壶,我选500克的轻薄款,还是800克的厚重款?
我们暂且抛开泡茶银壶不说,了解过煮水壶顺手的容量,很多壶友又面临一个问题:银壶容量在1升—1.3升,银壶轻的有500克左右,重的有800克到1000克,我喜欢轻薄款,可壶轻就意味着胎薄,那壶会不会不耐用?
这个问题,我们分三个角度来讲:
1、为什么有的银壶,壶打的轻,有的打的重?
2、轻薄款和厚重款,区别仅仅是厚度吗?
3、壶的厚薄会影响银壶的耐用性吗?下面逐一和大家分析。
一、为什么有的银壶打得轻薄,有的打得厚重压手?
这两种手感的银壶,也是应大家的使用需求产生,多数国人喜欢重压手,也有一些茶友喜欢日式老银壶轻薄风格。
一个现象是:国内银壶市场上,轻薄款银壶多数为仿日本老银壶款式,从壶型,克重到锤纹做旧,都是以日本老银壶为原型来打制,日本老银壶以轻薄款为特色。中日两国银壶打制风格偏好不同,本源上是,两国茶道文化不同,茶人喝茶习惯不同导致的器物不同形态。(文化层面,我们稍后会文章分享,这里暂且不说)在浅层面上,是国人传统喜好和观念导致。
那国内手工银壶,为什么壶胎偏厚,多以压手为主?原因有三:
①、市场误导:国内银壶市场价格标准受机制壶误导,论克议价,刚接触的朋友误认为,银壶越重越值钱。
②、消费心理:多数壶友感觉,银壶越厚,越耐用,更稳重,也更真材实料,使用中更有手感。
③、制作工艺影响——银壶纯度越高越好,同样也带来一个问题,银纯度越高银材质越软,因此整个银壶手工行业基本都是990足银,999银来打壶,银壶要想结实耐用,壶胎相比,日本轻薄款0.6mm厚度,国内基本打到1mm左右。
在这三点的整体影响下,国内市场的银壶以重,压手为主,这与日本银壶以轻薄款为主,形成了2类风格特征。又因为中国银壶文化虽然起源早于日本,但传承断层严重,银壶近些年再次兴起也是受日本铁壶、银壶的影响,手工匠人圈子里也以学习日本、仿制日本老银壶款式为打制参考。
二、轻薄款和厚重款,区别仅限于壶身厚薄?
很多人对轻薄款和厚重款的理解,仅限于壶身厚薄。其实,并不是。
在与壶友探讨这个问题时,有这么一个现象“不单是茶友,甚至很多手工匠人都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点:日本老银壶所用银料纯度比国内通用999银纯度要低,因此硬度要高!(现在日本银壶银料纯度多少,我们不敢断定,真真假假太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历史源头去研究银壶壶胎厚薄)
过去,日本老银壶纯度是介于925银—990银之间。也许很多人不敢相信,但这确实是事实,正因为这个原因,日本银壶才能够把壶胎厚度做到0.6毫米左右,依然具备一定的硬度。同样,也因为这种轻薄款银壶壶胎超薄,壶体不会做太大,容量都在1升以内,否则盛水多,受力过大,实用耐用也受影响。”
其实是国内为什么要比日本老银壶做得稍厚的缘由。很多情况下,仅参考尺寸和容量复制日本银壶,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不分析其缘由,生搬硬套,不做变通,忽略了这些内在因素的关联,仿制的成品当然会在实用中带来局限。
当然,这只是银料纯度对银壶打制工艺影响的一个因素。真正分析研究过这两类银壶,手工匠人都会明白,两种不同风格的银壶,在工艺上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这个用壶的人可能不了解,打壶的人心里必须有底。
举个例子
当我们手里掂起一款轻薄款银壶时,可能感受到的仅仅是手感上的轻薄顺手,其实,一款轻薄款银壶要想做的轻薄实用,整个银壶,壶身各部件的重量,尺寸拿捏,甚至比手工打制一款厚重压手银壶,要求更为严格。
用我们文创造物谭谭老师的话讲,“做轻薄款银壶,在部件上也要注意,哪些可轻薄,哪些不能?比如盖、盖摘,壶耳,壶提梁等,都要有考究。
三、壶的厚薄,会影响银壶的耐用性吗?
很多人喜欢轻薄款银壶,却迟迟不敢选,心里担忧的就是银壶的耐用性。
日本很多轻薄款老银壶,三四百克,900毫升容量,壶胎非常薄。壶体也小巧精致,盛水后也就2斤,手感很轻,很多人会担心,银这么软,这款银壶结实吗?
之前也提到过,过去日本老银壶银纯度低,壶胎厚度做到0.6毫米左右,依然具备一定的硬度。现在我们国内银壶仿制日本轻薄款风格,用的银料多是990及其999银料,银的纯度高,硬度小,正常情况,可能略微增加点厚度更合适。
同样,我们也要注意一个问题:这种轻薄款银壶壶胎薄,壶体一般不会做太大,容量都在1升以内,否则盛水多,受力过大,实用耐用也受影响。这是从使用角度,我们对轻薄款的容量和壶体大小方面给出的建议。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相比厚重款银壶,轻薄款银壶轻盈顺手,虽壶体小,容量大,厚度薄,实用耐用度是因厚度而受影响的。那轻薄款银壶,如果在工艺上,做到精致耐用,我们从工艺上需要做什么功夫呢?下次再与大家分享。
本文内容由小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