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尿素施肥(尿素施肥有什么作用)
导语:用尿素施肥的方法有表施、喷施和耕施,到底哪种方法更好?
农村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农民种地的经验之谈,庄稼的收成好不好,肥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如何施肥利用率高,也是一门学问。
多数农作物在生长中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尿素就成为了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的化肥品种之一。尿素的主要成分是氮肥,其肥效快,有助于农作物前期的快速生长,完成农作物茎、叶的发育,但是由于农民在施肥方法上的差别,对尿素的利用率就大不一样了。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对施入氮肥的利用率只能达到大约35%,也就相当于施入的尿素大部分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这主要是因为施肥方法不得当所造成的。农民朋友日常用尿素施肥的方法,大致有表施、喷施和耕施三种,到底哪种方法更好呢?
一、尿素的分解特点:尿素施入到土壤后,通过水分的溶解转换成为碳酸氢铵或碳酸铵,尿素在土壤内的分解需要在水分和温度的促使下完成,一般情况下,土壤温度和转化时间成反比,土壤温度越高转化所用的时间越短。
土壤温度低于10度以下时,尿素转化成铵态氮需要大约1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当土壤温度能达到20度时,尿素转化成铵态氮就会缩短到5天左右的时间,如果是夏季高温天气时,土壤温度能达到30度,两三天的时间尿素就能完成铵态氮的转化。
根据尿素转化的特点,在给农作物施入尿素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气温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要提前几天时间施肥,气温越低时提前的天数就要越多,这样才能给尿素转化和植物吸收利用相结合好,才能给农作物生长快速补充营养。
二、尿素的不稳定性:我们购买的尿素如果放置久了,就会闻到一股刺鼻子的气味,这其实就是因为尿素水解物质不稳定散发出来的味道。尿素在常温下转化成的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又在高温的作用下分解成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正是由于尿素的转化物质缺乏稳定性,因此采用撒化肥地表施肥的方法,尿素转化的物质被分解后蒸发掉的部分,会产生很大的浪费,能被农作物吸收的利用率很少。
三、耕施尿素的必要性:根据尿素的转化分解特点,采用表施尿素的方法显然不合适,尿素在表施后转化的物质氨气很容易挥发掉,只有把尿素通过耕施掩埋在土壤下面,才能减少尿素转发物质的挥发。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耕施尿素的方法,过去通常会用锄头刨穴施肥,现在多用小耧或播种机施肥,但是考虑到因为作物的生长情况,和人力增加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浇地的时候冲施尿素,抑或在下雨前把尿素撒到地里,让其加速分解。
虽然这样施肥能够提升利用率,但是如果人力充足的情况下,尽量还是考虑采用耕施尿素,只有掩埋在土壤下,才能减少挥发,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四、尿素可用于喷施,但不可大量使用:尿素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尿素的脲酶等分子又容易被农作物的叶面吸收,因此,尿素也可以采用叶面肥的喷施方法喷施,喷在农作物叶面上的营养分子很快就会被叶子吸收,能快速为农作物补充营养成分。
即便如此,但是喷施尿素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农作物对叶面肥的用量不能过大,尿素浓度过高,或使用频繁都容易对叶面产生损伤,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说,喷施尿素的方法是不能够替代根下施肥的。
小结:通过以上对尿素的全面分析可见,在使用尿素为农作物施肥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温度、湿度和农作物的生长阶段,更要注意选对合适的施肥方法,才能够达到对化肥的最佳利用效果。采用尿素表施、喷施和耕施的三种施肥方法上,还是以耕施化肥为宜。
本文内容由小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