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蚧壳虫如何才能彻底断根(介壳虫如何处理)

导语:介壳虫不容小视,这样做你将事半功倍?

介壳虫是柑橘、柚子上常见的一类中要害虫,靠吸食植物汁液而生,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物干枯而亡,对植物危害这么大的害虫怎样防治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1】春季介壳虫发生特点

蚧壳虫的发生与气候和天敌密切相关,温度高、湿度大时,利于介壳虫的发生,如吹绵蚧若虫正常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2~28摄氏度,超过32摄氏度,则开始死亡,一般春季干旱少雨时,蚧壳虫的发生就比较严重。

【2】防治关键时期

若虫孵化3~4天,背上的蜡质层逐渐增厚,常规的药物的药物难以穿透虫体,所以防治将会加大,所以应在若虫孵化盛期到若虫期进行防治。根据它的生长特点,主要有分出了两个防治的关键时期:

1、惊蛰过后到芽的萌动时期

2、汁液在5月下旬到6月份

这两个时期介壳虫尚未形成后增厚,对药物敏感,防治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好!

【3】防治措施

1、食醋 可以用棉球蘸取适量的食醋,对被介壳虫危害的枝叶及果实进行涂抹。

2、人工防治 栽培树木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3、药剂防治 在若虫盛期喷药。因为此时大多数若虫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可用蚧虫净800~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4】注意事项

1、掌握在各代幼虫发生期蜡质层形成前喷药是防治桑介壳虫的关键,错过这一阶段,桑介壳虫介壳增厚,防治效果即显著下降。

2、使用药剂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可以让药剂与水充分溶解,效果更好。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