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无为管理的道与术(道德经中有关无为的句子)

导语:《道德经》逐句解读:无为管理,宽厚待人

7.30《道德经》逐句解读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4]。

解读

常无心:没一般人的私心。常:不变,固定

以百姓心为心: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百姓心:人民的心声、心愿。

善者:善良的人。

善之:善待之

不善者:不善良的人

德善:使人人都得到善。德:同得。

信者:可以信赖的人,诚实的人。

信之:相信他。

不信:不可信赖的人

德信;得到信任

在天下:治天下。在:处,治。

歙歙:闭合,收缩,意无偏执的样子。歙:吸气。收敛。

为:使。浑:纯朴,单纯。

浑其心:使人的心思归于混沌,纯朴。

百姓皆注其耳目:百姓都专注他们自己的耳目。指百姓竞相用智,追求自己的欲望。

注:集中,聚焦。

圣人皆孩之:圣人则使百姓回到婴孩般的纯真状态。孩:动词,像孩子一样。

皆孩之:使回归到婴孩天真无邪状态。

大意

圣人没有一般人的私心,而以百姓之心为心。

对善良的人善待之,对不善良的人也善待之,于是天下归于善良。

对守信的人信任,对不守信的人也信任,这样天下归于诚信。

圣人治理天下,收敛净化人心,使之归于淳朴的状态。

百姓都专注他们的视听,为圣人则致力于掩塞他们的耳目,使之回归到孩童赤子的状态。

解读所得

法:辩证法思考:善和不善;信和不信,

概括法:把善和不善,信和不信两个方面囊括

一空。

事:讲圣人和圣人怎么应对百姓

情:宽容和厚待,纯朴和天真

人:所有人。

解读理解:

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意愿,他以百姓的意愿为意愿。

善良的人,我要善待他们;不善良的人,我也要善待他们。这样我得到了善的价值。

可信的人,我相信他们,不可信的人,我也相信他们。这样我就得到了信任。

圣人治理天下,他心无偏持,使百姓心底单纯。

百姓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耳目欲望上,圣人则是让百姓回归孩童般纯真的状态。

这一章一是讲圣人顺从百姓的心愿,包容和厚待百姓,赢得百姓的信任;二是圣人治天下,使百姓保持纯朴和天真。

一,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永远没有私心,把百姓的心意视作自己的心意。

圣人是大公无私,无私无欲,同时也是民主的。

另外类似的句子还有: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功成事隧,百姓皆谓我自然

等都说明了老子反对专制,强调民主的思想。

圣人以百姓心为心。是无为管理思想的总则。

圣人“孩之”。圣人让人民回归孩童纯朴的状态。这是目标。

他是怎么做的呢?

圣人并不靠制度或制定一些价值标准,而是无为。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意思是说“我无为,人民便自然变得顺化;

我喜欢清静,人民自然会走上正道;

我不多事,百姓自然富足。

我无欲,民心自然变得淳朴。”

由此分析,管理者行“无为”的管理模式,并不是无为,而是我好静、无事、无欲。

我好静,是说我守静,不乱举行活动,不乱发好施令,不乱动。

我无事,是说我不多事,不干扰,不干涉人民。

我无欲,是说我没有贪欲,我“为腹不为目”,我“不尚贤,”我“不贵难得之货”,我“不见可欲”。

管理者没有自己的意愿,他以国家、单位、公司的意愿为意愿。

就是说团体的意愿,就是我的意愿,团体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

我将无我,我是人人,人人是我。

管理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在于合乎民心民意。

正如巜左传》记载:“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民的愿望,老天都听从,管理者也必须听从。

正是“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正论。

二,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良的人,我善待她;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她。这样就可以使人人向善。

守信的人,我信任她,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她。这样就能让人心归于诚信。

这两句是圣人的待人之道,可以作为我们普通人的行事准则。

善恶有因,信者互信。

这里说的善是最高的善,它是善待一切。

这里说的信是最高的信,它是信任一切。

这是包容,是宽厚。

宽容恶者,使恶者有机会弃恶从善;宽容失去信用的人,使他有机会复归诚信。

老子在《道德经》十六章中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就是说如果明白这种规律,就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能大公无私,

能够大公无私,就可为王,王自然会遵循自然法则,

遵循自然规律,则必然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能长久,

终身没有危险。

这里说的包容的前提明白道,道是一,一是无,无便是无所不包。

“有容乃大”就是说的包容,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

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说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宽广胸怀的人是可敬的。

当一粒河砂侵入蚌的体内时,蚌就包容它,磨炼它,关爱它,用生命的能量去温暖它,把它磨出珍珠的光滑。

珠宝加工大师总是说:“你总能从它的光辉中感觉出生命的律动。”

古今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包容,能把胜利也包容起来。

春秋时齐国公子小白,尽释前嫌,任管仲为宰相,成就春秋霸业。

诸葛亮以宽大情怀赢得孟获和少数民族的信服。

鲁迅先生文笔犀利,批评个唤醒沉睡的人民,引起文人间的笔墨战争。郭沫若也在其中。

在鲁迅逝世时,却汇聚了大批的学生和各地赶来的文人学者,其中郭沫若发文说:“我与周先生吵了一辈子架,然而我们也是一辈子的朋友。”

包容能够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使形形色色的人成为你的朋友,团结在你周围。

包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以博大的胸怀为基础的智慧。

包容和宽厚能赢得尊重和帮助,能赢得友情,能赢得工作,事业,生活的顺风顺水。

三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圣人在位,收敛自己的意志与主管成见,使人的心思化归为浑朴。

圣人治理天下,他心无偏持,使百姓心底单纯。

圣人无欲无求,使百姓也无欲无求,让人们的心思归于混沌,纯朴。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圣人谦卑退让反而能居人先,不计生死反而能保全生命。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反而成就了自己。

这里说的是一种智慧,人们以一种无私的心去帮助别人,最终受益的将会是自己。

一位农夫,在南瓜品种大赛中经常获奖。

但是他经常将他获奖的种子,毫不吝惜的分给街坊邻居。

有人问他,“你不怕我们的南瓜品种超过你吗?”

农夫说:“我把种子分送大家,帮助大家,其实也是帮助我自己。”

原来,这位农夫过去为了一己私利,将自己的地用铁丝网把地罩起来,自己养蜜蜂。

这样影响了南瓜的授粉效果,还引得邻里关系紧张。

如今,农夫把种子分送大家,邻居能改良他们自己的南瓜品种,也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时,把较差的品种传染给自己,农夫才能专心改良自己的南瓜。

农夫无私的奉献自己南瓜品种,帮助了邻居,同时最终自己受益。

无私奉献,帮助别人,同时自己得到好处,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大智慧,可以多赢。

四无为之心管理,宽厚待人包容人

无为不是不作为,是不人为,是循道而行,尊重道的运行。

无论管理,还是教育,都要遵循人民,学生自身的道,要尊重道自己的道,不可强为。

在无为的时候,受管理者,受教育者不德,不善,不信的时候,以宽厚之心相待。

一个人不遵循道的时候,自会吃亏,自己就回回归。

反者,道之用也。

宽容,宽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大智慧。

本文内容由小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