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学中问在什么中才能求得真知(学问学问边学边问的意思是什么)
导语: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倘若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一定要专心致志地研究。只要肯下功夫,原先滞塞难通的地方,久而久之,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倘若遇到疑惑不明的地方,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困顿的话,就用笔把问题记下来,向有关师长请教,一定要得到正确的解答才可放过。
《中庸》有云:“用功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意思是说,用功学习的时间长了,一旦通达就一切都彻底明白了,那么事物的外表、里内、精粗,我全知道,而我心中全部的事情将没有不明白的。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可见李白在诗歌方面的造诣和功夫。那么,李白是不是天生就那么聪颖?是不是他从小就懂得要刻苦学习?都不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逃学是常有的事。有一天,李白在逃学的路上,看见一位老妈妈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李白很奇怪,不明白老妈妈磨这根铁棒干什么,于是他就走上前很有礼貌地问:“老妈妈,您磨这根铁棒干什么呀?”老妈妈头也不抬,还在一个劲儿地磨:“我的绣花针丢了,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一听吓了一跳,说:“这可太不容易了!”老妈妈抬起头来:“铁棒磨成针是不容易,可时间长了就可以磨成针。”从铁杵磨成针,李白想到了做学问,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做得到,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自己的学问就一定会有长进和建树。之后,李白再也不逃学了,他每天苦读诗书,终于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顾炎武最先提出的。顾炎武在读书治学方面,堪称“宽为限,紧用功”的典范。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顾炎武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在有疑问或有感触的地方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顾炎武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绝不休息。
“心有疑,随札记”,就是说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什么疑问,得记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不但要动脑子,还得动起笔来。随手记笔记的好习惯,可以给日常工作和学习带来许多帮助。笔记是学习的利器,但需要强调的是,做笔记不是有闻必录,随时思考、及时整理也很重要。汉代路温舒小时候家贫无钱读书。一次,在野外放牧时,发现宽宽的蒲草可用来当笔记本,于是便将蒲草采回家,边读书边在蒲草上做笔记,读了一本,又抄一本,终于谙熟《春秋》经义,成为有名的法学家。元末明初著名学者陶宗仪,避乱江华亭时,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树下歇息、读书。每有所感,就取出随身带来的笔砚,在树叶上记下来,并将树叶笔记放入准备好的陶罐中,埋入树下。经过十余年的积累,竟有树叶笔记数陶罐。后经加工整理,终成颇有学术价值的《辍耕录》。
“烂笔头定律”不单在读书治学上管用,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同样有用,如果我们把每天要做什么、要注意的问题、怎么去做,记录下来,随身携带、随时翻看,正如《弟子规》里说的“心有疑,随札记”,就能够有效避免错误的发生,而且,还有利于提前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具体说来,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都可以为自己建立一份《生活日志》或《工作日志》。建立《生活日志》或《工作日志》时需注意:1.每件事项必须记录,避免遗漏,利于沟通。2.日志记录一日一页,不可多日一项或多页一日。3.每事一记,注明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前因后果。4.所记录事项需要解决的及早安排。5.需多日完成的事项需在每日日志内记录完成情况和进度,直到事项完成为止。
“就人问,求确义”,意思是说,遇有疑问,我们不能藏在心里,而要肯向他人求教,务必确实明白疑问之处的真实含义。正如大家所言,学常有疑,问则可解疑。解其一疑,便长一智。学既不可缺,问也不可少,不因疑难细小而忽视问,不因问题“浅易”而不屑于问,更不因怕失身份而耻于问,在学中发问,在问中求学,边学边问,才有“学问”。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学习犯难不急于问人,要先问己,后问人。问己,应反复思考;问人,会受到启发。问,要问得准、问得深。因为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不懂自以为懂,揣着糊涂装明白,结果以讹传讹,误己误人。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别人请教时,我们不妨鼓足勇气,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困惑。想一想,我们开口问别人,我们自己会有什么损失呢?我们又不会缺鼻子少眼睛,最坏的情形无非是别人对我们爱搭不理,给我们冷脸看,或者随随便便给我们一个站不住脚的答复。无论是受到冷遇还是敷衍塞责,我们都不会有任何损失,另外请教高明即可。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我们对待困难不能有清醒的认识,这时他人的帮助就很关键。请教他人时,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语气要柔和,态度要诚恳;其次,要将自己的问题尽量说清楚、说透彻,这样有利于他人听懂你的疑惑;最后,无论他人的解答是对还是不对,是详还是略,都应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曾子的意思是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态度上要谦逊,要“不耻下问”。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非一无是处,在他们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既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另外,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
本文内容由小萱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