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是吃货不信你瞧瞧那些零食(古人也是吃货不信你瞧瞧那些零食的说说)
导语:古人也是吃货,不信你瞧瞧那些零食
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美食闻名的天朝大国,吃饭在历朝历代都是头等大事。除了一日三餐外,古人总会花点心思用零食来犒劳一下自己。零食不光是现代人的心头之好,也是古代人冷不丁的解馋之物。
一、麦芽糖
甜食诱惑不分古今,给艰难的生活加点甜味,是古今之人的默契。3000多年前的《诗经》中记载:“周原膴膴(wǔ),堇荼如饴。”周原的土地肥沃,苦菜如麦芽糖一样甜。这里的“饴”,就是麦芽糖,就是古人最早的零食。战国时期的《书经》(即《尚书》)里有“稼穑(jià sè)作甘”的记载,表明人们已经懂得利用农作物的淀粉来制作麦芽糖了。
二、烧饼
武王伐纣时,商纣王派闻仲太师随军出征。闻太师为了缩短进兵时间,就制作了一种糖烧饼,作为行军干粮,即后人所说的“太师饼“,当然这仅仅是传说而已。
事实上,烧饼是由东汉班超从西域带回来的。《续汉书》里曾记载“灵帝好胡饼“,这里的胡饼就是烧饼。到了唐朝,由于对外交流频繁,烧饼逐渐盛行起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爱不释手。除了一日三餐外,烧饼就是日常的主要零食。
三、蜂蜜
据考古学家研究,蜂蜜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我国的殷商甲骨文中。我国也是最早制作蜂蜜酒的国家之一,在西周宫宴中就有蜂蜜酒的记载。东周时期的《礼记·内则》中记载:“子事父母,枣粟饴蜜以甘之。”
先秦时期,古人会用水果蘸蜂蜜吃,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技巧,但表明蜂蜜确实是当时达官贵人的日常零食。
四、肉干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战乱不断,加上交通运输不便,士兵需要自身携带干粮。而有效补充体力、便于携带、不易变质的肉干就成为最早的军粮。
《论语》里记载,孔子讲学,不收钱财,学生送“束脩”作物礼物,“束脩“就是十条干肉。把干肉制成肉干,就是士兵的干粮,士兵喜欢当作零食。后来,肉干逐渐传到民间成为老百姓的零食之一。
五、果脯(fǔ)
果脯,又叫蜜饯(jiàn),古称蜜煎。相比稀有珍贵的肉干,果脯以果子为原料,得来容易。东汉赵晔所著《吴越春秋》里有“越以甘蜜丸欓(dǎng,一种红色野果子)报吴增封之礼”的描述,这是我国关于蜜饯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宋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发展进步,蜜饯技艺精湛,品种也丰富多彩。
唐朝时,蜜饯以桃、李、杏、枣、冬瓜或生姜等果蔬为原料,放入蜂蜜中煎煮浓缩,以去除水分,增进风味,可长久保存。到了宋代,不仅用蜂蜜腌制,还发展为蔗糖干制。经过选果、洗净、浸泡、熬制等工序制成,色香味俱佳。不仅可以直接当零食吃,亦可用作主食上的点缀。
六、冰糖葫芦
由麦芽糖发展起来的甜点数不胜数,最出名的莫过于冰糖葫芦了。“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一首老歌儿,瞬间把我拉回到儿时的光景里:白雪皑皑的冬天,卖糖葫芦的小贩,怀里抱着高高的草木棒子,上面插着密密的糖葫芦串儿,红彤彤的,我们听到叫卖声,一骨碌跑出门去……
糖葫芦起源于南宋,它将山楂用竹签穿成串,蘸上麦芽糖稀,遇风迅速变硬的一种古老做法。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这种酸甜可口的零食一直流传至今,可谓老少皆知。
七、龙须糖
又叫龙须酥。对糖的喜爱,促使古人不断开发出高明的吃法来。龙须糖的做法便是如此,它由搪胶通过手工拉出糖丝,直到糖丝变白,再加入馅料,如砂糖、花生、芝麻、椰丝等。
相传明正德皇帝游历民间,发现此糖外观洁白绵密、细如银丝,于是带回宫,并赐名“银丝糖“,一直为宫廷御用点心。到了雍正年间,有一次皇帝宴请百官,见御厨手法娴熟,手中糖丝雪白、纤细,犹如龙须,雍正皇帝龙颜大悦,遂赐名”龙须酥“。龙须糖因而名声大震,从此流传开来。
八、各种糕点
农耕经济更为发达的时候,就能稳定地提供粮食。于是,古人就开始在“吃“的上面花费心思,各种糕点就诞生了。
像我们熟知的桂花糕,据记载,在明朝时期,桂花糕就已经是知名的零食了。比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豌豆黄、荷花酥、云片糕等等,不胜枚举,老祖宗也是名副其实的“吃货“无疑了。
如今,我们身处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年代,零食更是琳琅满目。但是,零食再好,也不宜多吃,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零食的“零“就是零星的意思,就是告诫我们要少吃。
本文内容由小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