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世说新语陈寔是个怎样的人(陈寔释盗遗布翻译)

导语:国学经典精译:世说新语·陈寔乱判糊涂案

▲▲▲点击头像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正文翻译】

说明:翻译共分四行:1.原文;    2.逐字直译;3.意译,力求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4.重点字词或知识点的说明(必要时)。


【站长漫谈】

陈寔最著名的事迹是教诲“梁上君子”改过自新: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於地,稽颡归罪。突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大意】

当时发生灾荒,有盗贼晚上潜入陈寔家中,躲在房梁上准备伺机行窃。陈寔暗中看到,便起床穿好衣服,叫来子孙,严肃滴发表谈话:“人要力争上游,坏人本性都不坏,但养成坏习惯就会一天天堕落,就像梁上那位先生一样!”盗贼大吃一惊,跳下来叩头谢罪。陈寔说:“看你的样貌不像坏人,要好好反省自己。你这么做也是因为贫困没有办法吧。”就给他送了两匹绢。从此全县都没有盗窃事件发生。

对梁上君子如此宽容,可对请假的小吏却过于严苛,甚至连基本的司法流程都不走,简直有点儿草菅人命的味道——这个陈寔的脑回路,就……挺不能理解的。

第一,在这一事件的处理中,完全没有体现“罪刑相当”的原则。忠孝节义固然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推崇核心价值本无可厚非。可是,作为执法者,至少要保证“罪刑相当”,也就是轻罪轻罚、重罪重罚——这是个朴素的理念,智商正常的人都好理解。一个小吏,向县政府捏造理由请个假,又没有直接欺骗皇帝——这种小事也不可能上达天听,怎么就扣上一个“欺君”的大帽子?而且,同样是欺骗上级/皇帝,为了请假而欺骗、为了贪污而欺骗、为了造反而欺骗,岂能等量齐观?

第二,就算这个小吏这一罪行真的该死,凭什么就不再考察其他罪行?像这样直接处死,万一其他的罪行有共犯,岂不是让更多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中,贾雨村将给他护官符的门子“远远地充发了才罢”,因为怕门子揭发他的丑事。那么此时此刻,难免令人想到彼时彼刻:莫非这小吏也攥着陈寔的什么把柄,以至于需要杀人灭口?

先贤经典篇章为华夏文化之无尽藏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吾辈与后代之所共适

若本篇翻译有一二可取之处敬请分享给朋友共同探讨或为孩子收藏以备学习参考

本文内容由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