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匏有苦叶(诗经匏有苦叶原文及翻译古诗文)
导语:《诗经·匏有苦叶》:结婚的最佳时间,从霜降到来年冰冻融化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解析北郭先生
邶风·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一、翻译夏去秋来,匏瓜叶子枯了,可以剖开晒干,用于新婚时喝合卺酒了。济水也涨了,有些地方已经很深。水深的地方,需要渡船。水浅的地方,需要提起衣裳涉水过去。
济水已漫滩,雌雉在鸣叫。济水虽然漫滩但尚未淹没岸边的车辙,迎亲的车辆可以超常行走。雌雉鸣叫是在向雄雉发出求偶的信号,鸟有此意,人同此心。
雁阵和鸣,归向南方。旭日东升,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男子若要去迎娶新娘,一定要抓紧,赶在冰冻尚未融化之前。
船夫问我过不过河,我向船夫摆摆手,别人过河,我不过河。别人过河,我不过河,我是在等我的朋友。
二、字词匏有苦叶。匏,读páo,瓜属,果实比葫芦大,果实亦称匏。颈短腹大,肉可食,干则中空,或用以取水浆,或带于腰以泳水。苦,同枯。
济有深涉。济,河南省境内的一条古河流,现已消失。涉,无舟而渡水曰涉。在“匏有苦叶,济有深涉”中,“涉”与“叶”相对,是名词,指需要涉水之处。
深则厉,浅则揭。濿,读lì,古同“砅”,本义是踏着石头过水。这里义同横濿,渡。汉蔡邕《述行赋》:操方舟而泝湍流兮,浮清波以横厉。揭,提起衣裳涉水。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瀰,同“弥”,水盛,水深,水旷远。鷕,读yǎo,雌雉鸣声。
济盈不濡轨。濡,沾湿,这里指淹没。轨,车辙。
雉鸣求其牡。牡,雄性。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雍雍,亦作噰噰、雝雝,大雁和鸣声。旦,日出。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如,前往。迨,读dài,等到。泮,读pàn ,散,解。
招招舟子。是指向船夫摇摇手,表示不搭乘渡船。
人涉卬否。别人过河,我不过河。卬,读áng,人称代词,我。
卬须我友。须,等待。友,友,《说文》:同志为友。这里指意中人,新郎。
三、押韵第一章,叶、涉,上古音系同属盍韵部。厉、揭同属祭韵部。
第二章,盈、鸣,上古音系同属耕韵部。轨、牡同属幽韵部。
第三章,雁、旦、泮,上古音系同属元韵部。
第四章,子、否、友,上古音系同属之韵部。
四、主旨《匏有苦叶》写的是济水边的一位女子期盼对岸的对象来迎娶自己。
济水,是中国古代四渎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济水时而在地下潜流,时而在地上漫流,穿越黄河而不浑,神秘莫测,百折入海。济水于唐末断流。
诗中的女子就生活在济水边。
夏天过去,秋天降临,匏瓜的叶子泛黄了,心思细腻的女子盘算起出嫁的日子。诗的开头为什么提到匏瓜呢?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或许尚未发明陶器之前,就已使用匏瓜作为容器,或盛水,或装酒,或容纳其他东西,甚至可以当作炊具。匏瓜的用途这么多,在婚礼上也肯定会用上。人们把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饮酒,这叫合卺。卺,读jǐn,也就是瓢。由于这首诗写的是期盼婚嫁,所以也就明白为何从“匏有苦叶”落笔了。
为什么知道是秋天呢?这能从几个地方看出。“匏有苦叶”的“苦”并非表示味道。匏瓜的叶子肯定不好吃,没人去尝一尝其味道是不是苦的。苦,枯也。匏瓜叶子泛枯时,自然是秋天来临的时候。此外,下面的“有瀰济盈”“雍雍鸣雁”也表示秋天来了——济水漫滩,大雁南飞。那么,是不是冬天呢?显然还没到冬天。“迨冰未泮”是期盼对岸的男子在冰冻融化之前来迎娶自己,并不表明此时已经是冬天。
夏天过去,秋天来临,这个时候开始筹划结婚;而到了河里的冰冻融化之后就不再举办婚事了——这有没有民俗依据?《孔子家语》:“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业起,昏礼杀于此。” 昏,婚也。杀,止也。从霜降到冰冻融化,时间大概是从九月到来年正月。这段时间正好是农闲,大家有时间操办婚礼。古代学者也有从阴阳交合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秋冬季节适宜结婚,认为“天之道,向秋冬而阴来,向春夏而阴去,是故古之人霜降而迎女,冰泮而杀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不过,在秋冬时节成婚或许是某个时期某个地方大家的约定俗成,后世以及其他地方未必拘此规矩。
《匏有苦叶》通篇为女子视角,写她所见,写她心理活动。看到匏瓜叶黄,想到秋天来临。看到济水漫滩,想到河水怎渡。听到野鸡鸣叫,同情鸟类求偶。听到雁阵和鸣,同情鸟求归宿。观察济水是否淹没车辙,是在思量是否影响迎亲的车子。瞅见旭日东升,是在担心时间过得飞快,一切没准备停当。留心水面冰冻,是在担心转眼冰冻消释,误了婚期。处处在观察风物,时时在盘算时间。由于她经常来水边,一站就是大半天,这让渡口的船夫心里起了疑,不由得关切地问道:姑娘你到底过不过河啊?女子赶忙向船夫摆摆手,说我不过河。接着她还此地无银地替自己解释一句:我不过河,我在等我的朋友。——窘迫羞涩之情态溢于言表,非常有趣。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