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
小学奥数容斥原理50经典例题(小学奥数容斥问题例题)
导语:小学奥数到大学数学竞赛都存在的一个考点:容斥原理
在计数时,必须注意无一重复,无一遗漏。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人们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例一次期末考试,某班有15人数学得满分,有12人语文得满分,并且有4人语、数都是满分,那么这个班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有多少人?
分析
依题意,被计数的事物有语、数得满分两类,“数学得满分”称为“A类元素”,“语文得满分”称为“B类元素”,“语、数都是满分”称为“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称为“A类和B类元素个数”的总和。
答案
15+12-4=23
试一试
电视台向100人调查前一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其中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多少人?
100-(62+34-11)=15
到了高中阶段,容斥原理对应的公式是:
card(A∪B)=card(A)+card(B)-card(A∩B)
其中A,B表示集合,card()表示集合中元素个数。
到了大学阶段,你会明白card其实是cardinality的缩写,表示集合的势。对于有限元素的集合,它的势就是它的元素的个数。
所以,学小学奥数的小伙伴们,好好掌握这一容斥原理吧。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