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老子提出的为人之道是什么(三论老子提出的为人之道的观点)
导语:三论老子提出的為人之道
20 23年2月1 8 日:陈琦南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道德经学的核心价值观
老子中国哲学开山之祖
三论老子提出的為人之道
一,原文:第十二章
(中老院求真校勘本)
五色使人目盲,
五味使人口爽,
五音使人耳聋。
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
是以,圣人之治也,
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而取此。
二,求真校勘:
该章排列基本从河上本。
河本"圣人为腹不为目。"从帛书本: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三,中心思想: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乱,达官贵人生活日益奢靡。老子決心将"周公制礼"改为遵道守德的"无为而治"。故提出:为腹不为目"
的为人之道!
老子反对王公大臣日益迷醉在声色犬乐之中,认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要结合起来!倡导人们丰衣足食,摒弃外界的物欲诱惑。人们若过于注重外在的享受
,心灵就会日趋空虚。老子警示王公大臣要抛弃物欲诱惑,保持知足宁静和纯洁的天性。而那些只追求声色物欲享乐的人,违背了做人的道德原则!老子之道: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类似当代人们提倡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应同步发展。要全民共同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
历史上"烽火戏诸侯"就是-例!公元前781年,周宣王亡'幽王即位。幽王继位后不久,就成酒色之徒,昏庸无道。为得美人笑,而烽火喜诸侯!后西戎兵真的入侵。立即点燃烽火!而诸侯以为又要喜诸侯,而无人救援,周幽王被杀.不仅丢了江山美人,更断送了性命!老子深读史书!以此为例,提出了做人之道.为腹不为目的道德纲令。
三,探解:缤纷绚丽的五彩,使人眼花缭乱而失去辨别正确与否的判断。五味制成的美味佳肴,长期的饮酒作乐,使人口感差失,而失去辨别食物的鲜美。五音嘈杂纷乱,震耳欲聋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而失去分辨能力。纵马狩猎产生的刺激,使人内心狂乱,而心思
狂荡。难得的珍宝使人行为不轨,而产生贪欲无度。因此,圣人治理的原则是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要舍弃五色、五味、五音、猎狩、珍宝的诱惑,遵守为无为之道,才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之人。
四,分析:“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为腹”和“食母”一样,不能只从字面上来解释。“食母”没有人会解释为吃掉母亲,而解释为贵在遵守道德。那么“为腹”也不应解释为为了吃饱肚子。这不是老子的道德思想。“满腹经纶”“胸有成竹”才是老子“为腹”的真实意图。本章主旨是道德高尚之人少私寡欲,不为声色味财享受欲望的诱惑。为满腹经纶、明道守德而不为纵情于声色之乐,沉迷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贪欲财物,并指出贪欲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古代三皇五帝治国,遵守道德。但夏桀、商纣、周幽三王都因贪图享乐,
乱施酷刑而亡国。所以五色、五味、五音、玩乐、财富应用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不应该用于侯王权贵们的贪图享乐,贪财聚宝等腐败行为。
此章与第三章提出的“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
见可欲”及“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是同一
哲理。
本文内容由小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