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潘为什么死(曾国藩后结局)
导语:天资平平的曾国潘为什么仅用12年时间就走完了科举之路?
曾国潘是何许人也?湖南湘乡人氏(现为双峰县),满清第一“中兴之臣”,湖南近代第一完人。毛泽东主席对其的评价:“予以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案头常年摆放着两本书,一本是《圣经》,这是做给宋美龄看的,以显示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另一本就是《曾文正公全集》。由此可见曾国潘的为人处世、思想及功业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因此就断定曾国潘是一个天资聪慧之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曾国潘少时天资不但不高,而且还近乎于“笨”。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学渣。以下几个事例就可以完全佐证曾国潘的“笨”。
一、曾国潘祖上往上推500年就没有出过什么读书人,连秀才都没出一个,可见其祖上既不是书香门第,也没有什么读书的基因。
二、曾国潘的父亲曾麟书倒是个读书人,但参加16次乡试都是落第,第17次才考中了个秀才。可见其资质太过平常了。
三、曾国潘与其父亲相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说的是曾国藩从小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不背下一篇文章不睡觉。有一天黄昏,他在家背《岳阳楼记》。有一个梁上君子,准备等这家人都睡着了,下来偷东西。结果没想到,曾国藩这篇文章怎么也背不下来,小偷也一直听,听到最后,搞得小偷自己都在房梁上睡着了,醒来一看,曾国藩还在那儿背呢。到后来,小偷实在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指着曾国藩的鼻子,破口大骂:“就你这个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从头背到尾。然后,一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虽然是段子,也可以看出曾国藩确实很笨。
四、曾国潘的科考之路开始也很不顺利,考了6次都是铩羽而归,特别是第六次,其文章被主考官批为“文理不通”,列为六等,全省通报,实在是太丢人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笨”得要死的曾国潘第二年突然“否极泰来,虹运当头”,不但当年就考中了秀才,而且紧接着第三年就考中了举人。然后马不停蹄去往京城赶考,也比较顺利,第一次虽然落第,但运气好,恰逢次年有恩科取仕,一考又中了进士。参加殿试,运气爆棚,居然被皇帝亲点翰林,授“庶吉士”。就这样曾国潘用了12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读书人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走完的科考之路。一个学渣终于逆袭成了一个超级学霸。
曾国潘的科考逆袭之路看似很神奇,好像运气的成份更多,但只要你认真剖释一下,你就会发现曾学霸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全赖他自己的勤力。小编仔细总结了一下,曾学霸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1、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曾学霸虽然天资平平,但读书治学是非常刻苦用功的。曾学霸与小偷的那个段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曾学霸日复一日的苦读看起来事倍功半,但实际上非常管用,已经不知不觉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2、知耻而后勇。曾学霸前6次秀才考试落第不是因为他书读得不好,而是他不懂得把所学知识如何加以运用,是属于学习方法有问题。曾学霸的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试想一个连考了17次才考中秀才的人,他的学习方法肯定高明不到哪里去。所以,当曾学霸在第6次秀才考试的文章被主考官批评以后,他反而冷静了不来,并认识到自己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终于大彻大悟。他后来通过拜访名师,精进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果然连考连捷.
3、屡败屡战,愈挫愈坚。曾学霸前6次秀才考试落第,若换了其他人可能早就泄气了,但曾学霸的自信心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才有了第七次高中。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第二次落第,第二次列第三甲末尾,赐“同进士”出身,本来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但也没有影响曾学霸半分,才有了殿试被皇帝钦点第二名的好成绩,荣升翰林院。
曾国潘读书求学的逆袭之路很值得后人借鉴。一个人天分若不高,学习成绩开始不理想并不可怕,只要保持住良好的心态,发奋苦读,锲而不舍,愈挫愈坚,也能逆袭成学霸的可能。
本文内容由小姿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