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根腐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杨梅树根腐病害)

导语:杨梅根腐病

【症状】有两种类型:①急性青枯型。病树初期症状不甚明显,仅在树体枯死前两个月有所表现。主要是叶色褪绿、失去光泽,树冠基部部分叶片变褐脱落。如遇高温天气,树冠顶部部分枝梢出现失水萎蔫,但次日清晨又能恢复。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采果后,如气温剧升,常会引发树体急速枯死。枯死的病树叶色淡绿,并陆续变红褐色脱落,地下部根系及根颈变深褐腐烂。翌年不能萌芽生长,1~2年全株枯死。②慢性衰亡型。发病初期,树冠春梢抽生正常,而秋梢很少抽生或不抽生,地下部根系须根较少,逐渐变褐腐烂。后期病情加剧,叶片变小,树冠下部叶大量脱落。在高温干旱季节的中午,树冠顶部枝梢呈萎蔫状,最后叶片逐渐变红褐色而干枯脱落,枝梢枯死,3~4年全株枯死。

【发生规律】该病先从杨梅根群的须根上发生,后向侧根、根颈及主干扩展蔓延。在病根的横断面上可见两个褐色坏死环,即为根的形成层和木质部维管束变褐坏死的环,最后导致树体衰败直至枯死。其中急性青枯型主要发生在10~20年生的盛果树上,占枯死树的70%左右。慢性衰亡型主要发生在衰老树上,从出现病症到全树枯死,需3~4年。据调查,该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无相关性,管理精细、生长茂盛的杨梅树也同样患病死亡。

【防治方法】①增施有机肥与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通透性。遇到干旱灌水,雨季排水,防止积水。②及时挖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挖除后的植穴,撒上生石灰。③初发病株,挖出侧根,剪去烂根,刮除根部病部,然后选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每株0.25~0.5kg加生根粉拌土撒施,同时树冠多次喷射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杀菌剂加叶面肥,促进病株恢复,但重病树无效。

本文内容由小楠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