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侗族有什么酒(侗族的饮酒风俗)

导语:侗苗少数民族的酒文化,可不止高山流水一种

说到酒文化,像我这等不喝酒的人真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在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而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酒香弥漫,酒文化更是多种多样,让你无法拒绝。比如在侗苗家地区,有时你会遇到“高山流水”,苗家或侗家阿妹一起举杯唱敬酒歌,你无法拒绝美女的诱惑,端起碗,结果会被阿妹们捏住鼻子,你喝的那碗酒,实际上不止一碗,因为在你的身后,还有一个阿妹用酒壶把酒倒在你喝的那碗酒里,结果就是你一直在喝,但是一直喝不完,最终醉的晕乎乎。这种喝法极为可怕的,有时候你拒绝喝酒,阿妹就会给你夹菜,等你张开嘴巴吃菜,那碗酒就出其不意的灌过来,没有逃得掉的人。看到这里,你想必已经害怕了吧。然而,高山流水只是其中一种。

高山流水

最常见的应该是拦门酒。到湘西侗苗族地区的你,若被视为贵宾,定会喝到当地的拦门酒。得知尊贵的客人要来了,主人们带着土号手、吹芦笙的姑娘们,堵在路上设障碍。

侗家芦笙迎客

一般是摆三根长板凳,第一排摆一根长板凳,第二排两根长板凳叠起来,横摆。几个穿民族服装的姑娘并排站在板凳后方,其中一个姑娘手端酒盆,一个姑娘负责斟酒,另外四个姑娘负责敬酒。

拦门酒

敬酒的时候要唱酒歌:“菊花酿酒本细奈,欢迎各位到寒阶,接风礼俗路中摆,奉请开腔献歌才。”这是主人的迎客歌,主人开腔,你若会答唱,可以也唱一首。紧接着唱拦路歌:“甜酒下曲才酝酿,来到时辰不开红;未到时辰酒臭嫩,嫩酒真的不好尝。”听到那么好听那么热情的歌,想必你也不好意思拒绝了,于是喝一口吧。

喝完了拦门酒,进了主人家,按照习俗,侗苗族还会给你端来一盆洗脸水,给一块干净毛巾,接风洗尘之意。洗脸后,会喝到侗苗族的甜酒。在湘西侗苗族地区,一般来说,喝甜酒就叫做喝凉水。你若以为只是喝口凉水就错了。甜酒十分好喝,是用糯米酿制的一种食物,盛夏酷暑,用清凉的山泉水泡上一碗甜酒,真是香甜沁人心脾。寒冬腊月则用鼎罐煮一鼎罐的甜酒,天寒地冻的时候,喝上一碗,真让人心里暖乎乎的。有意思的是,喝甜酒一般只用一只筷子,意思是“通往幸福与甜蜜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勇往直前。”喝了这碗甜酒,你是不是会勇气倍增呢?

一根筷子喝甜酒

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饮酒是他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湘西侗家人无论是结婚、打三朝,还是待客、走访、祭祀,都是以酒设宴,形式也很多,包括三朝酒、花圆酒、回门酒、喊年酒等等。几乎家家户户都懂得,如何酿酒,酒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米酒、泡酒、高粱酒、包谷烧、苕酒、甜酒等等。在侗家地区,喝酒都自成一套特殊的礼俗。比如在酒桌上有告罪杯、换杯酒、交杯酒、撑杯酒、转龙酒、团圆酒等等。

其中,告罪杯是指主任左手端杯,用右手中指三蘸杯中酒,敬天、敬地、敬祖先。然后再用手指头蘸就抹在前额上,表示可以敞开心扉喝酒了。主人还会唱“手长衣袖短……告罪杯,我先饮,望各位莫嫌,沾唇打口干。”然后一饮而尽,杯口朝外,从左向右划上一道长弧,意思是他一口干掉这杯酒了。

换杯酒则是主人和客人之间换杯酒喝掉,得同时饮干对方的敬酒。表达相互的敬意。

交杯酒是主客之间手腕相交饮干各自的酒杯。这个习俗,很多地方都是新郎新娘之间喝交杯酒,但是在侗族宴席上,也偶尔有所见。

交杯酒

撑杯酒是宴席上较为热闹动人的场面。体现的是主客之间主帮主、客帮客、客帮主互相帮助的精神。

转龙酒也是宴席上热闹场面之一,转龙酒由主或主客任何一方的代表提议,提议人称为"龙头"。"龙头"提议大家喝转龙酒时,满席站起,端起酒杯,先由"龙头"带头喝,然后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喝过去。往右传时,"龙头"左边那人就是"龙尾",往左传时,"龙头"右边那人就是"龙尾"。 "龙头"饮干后,依次一个接一个饮下去,如果"龙身"当中哪一人不干,就要受罚。喝转龙酒时因可左右转动,"龙头"可变"龙尾","龙尾"可变"龙头",满席当中任何一人都可当"龙头",也可当"龙尾"。如此反来复去,变化无穷。

团圆酒意思是满桌同干,一饮而尽,表示团圆。酒宴散席。

来到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如果不善于饮酒,你可千万不要敞开胸怀的喝,不然,各种酒俗文化,会让你不知不觉中,喝到天晕地转,找不着北。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来了,性子直爽的,就跟着大伙儿一味的喝,只图喝到尽兴,结果就导致喝到烂醉,被人抬着才能回去。

所以,酒俗文化,知道就好,要切身体会,难免付出代价!

参考书目:蒲钰主编《夜郎文化大观》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