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金州城的历史由来简介(金州城的历史由来介绍)

导语:金州城的历史由来

金州城是明代辽东地区修筑最早的州城,也是修筑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座州城(长达6年之久)。复州城修筑时间虽然稍晚于金州城,但在辽东地区仍是修筑时间很早的州城之一,而且先后两次修筑(先为土城,后为石城),非常坚固。至嘉靖晚年,两城又增修了一些附属设施,军事防御功能进一步增强。

明代金州城在今大连市金州区金州城内。辽代在辽南设苏州安复军,辖来苏、怀化二县,苏州治所设于来苏县城,即后来的金州城,当时为土城。

金熙宗统三年(1143年)废苏州,改来苏县为化成县,隶属于复州;金宣宗贞四年(1216年)升化成县为金州,“金州”之名始于此。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84年)于辽南置金州屯田万户府(后改称哈思罕总管府),隶属辽阳行省盖州路(后并人辽阳路),治所不在金州城而在金州城南十八里的哈斯罕土城(今大连市甘井子区南关岭镇前关村土城子)。

明初,得利赢城变乱平息后,明将叶旺、马云奉诏于洪武四年(1371年)七月率军入辽。明朝新置定辽都卫,以金州为治所,叶旺、马云同为都指挥使,立即开始督修金州城。因叶、马二将要统兵北上作战,筑城工程事务初由辽东卫指挥事张良佐具体负责,后来交由金州卫指挥韦富具体负责并最终完成。

明军初入辽东,战事紧张,无力大兴砖石工程,因而所筑金州城最初仍为土城,只是规模比原有土城要大许多。修筑过程中,明朝于洪武五年(1372年)在辽南地区设置金州、复州治理民政,归山东布政使司管辖,金州城成为金州官署所在地,洪武八年(1375年)又成为金州卫指挥使司驻地,其地位不断上升,在陆防海防上作用也越来越大,故明朝廷指令继续进行金州城修筑工程,务求高大坚固。于是由金州卫指挥使韦富负责督修金州砖城。

韦富,黄冈(今湖北省黄州市)人,明初以军功升任袁州卫指挥同知,调任金州卫指挥使,驻守金州。金州军民伐薪烧炭,辟窑制砖,以青砖逐段包砌土城墙的内外两面,开砖砌垣顶、马面、女墙及城门、城楼等,工程量很大。洪武八年(1375年)十一月,正当筑城工作紧张进行时,故元太尉纳哈出率大军突然来,韦富、王胜依靠尚未完工的城池,大战强敌,取得了金州保卫战的胜利 (详见第一节)。“纳哈出遂北遁至孛兰铺(今普兰店),遭到金州别部军 队之截击,仓惶走出抱龙山(今瓦房店),又受到复州军迎击,纳哈出仅以 身免”。

金州城攻防战历时三个多月,筑 城工程因双方交兵而被迫暂停,韦 富、王胜督率军民在城垣尚未修好的 部分“树木为栅”以补之,严兵防守。 纳哈出本以为用三万铁骑攻夺这座 尚未筑就之城可以一鼓而下,不料它 竟如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自己反被 碰得头破血流,损兵折将,只得解围 逃走。金州城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 验,金州军民于战后马上开始续修工 程,到洪武十年(1377年)终于全部竣工。

新修成的金州城,基本上为方形,周围六里,高三丈三尺,四面各有一座城门:东曰“春和”,西曰“宁海”,南曰“承恩”,北曰“永安”。城墙外环以护城河(又称“池”),深一丈二尺,宽六丈五尺。 承恩门外有“南关”,永安门外有“北关”;城内有:金州官署(后撤),金州卫官署,经历司,镇抚司,左、右、中、前、中左五个千户所官署(中左千户所、后千户所后来分别调往旅顺、义州)、儒学(由城外迁人)、社学、军器局、金州在城驿等。后来增设的察院行台、金州守备公署,也在城内。

金州卫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右金都御史、辽东巡抚王之诰增设金州城角楼四座,为守城官兵望敌之所。

明代金州城雄踞辽南200余年, 对金州乃至整个辽南地区的海陆防务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巨大作用。 明末,后金势力南下与明军反复争夺金州城,金州城遭到多处破坏,伤痕累累。清初开始整修,乾隆时再修,甲午战争中又遭日军破坏,战后重修增扩,至20世纪40—50年代初被拆除,仅存东门外一小段残墙。

金州城东城墙(清代重修)

本文内容由小若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