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有哪些(混凝土的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导语: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①混凝土组成材料、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③混凝土施工全过程

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质量缺陷及预防措施

1. 蜂窝现象

产生原因:

1)振动不实或漏振

2)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 泥浆流失

3)钢筋较密或石子粒径相对过大

预防措施:

1)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捣器

2)中途停息后在浇基础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3)模板安装前清理模板表面积 模板拼接处的黏浆,使接缝严密

4)接缝宽度超过2.5mm时,应采取措施填缝,箍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混凝土蜂窝

2. 麻面现象

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不光滑

2)模板湿润不够

3)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

1)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黏浆清除干净,并涂满隔离剂

2)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混凝土麻面

3. 漏筋现象

产生原因:

1)钢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

2)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

1)钢筋垫层厚度等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2)垫层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大时垫块间距宜小些,使放进下垂挠度较少

3)使用振捣器必须待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混凝土漏筋

4. 空洞现象

产生原因:

1)在钢筋较密部位,石子被钢筋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

1)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 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

2)按照规程使用振捣棒

5. 缝隙及夹渣现象

产生原因:

1)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 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

1)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孔洞现象

6. 缺棱掉角现象

产生原因:

1)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的现象

2)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

1)制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

2)搅拌时间要足够

3)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缺棱掉角

7. 混凝土柱底部烂根现象

产生原因:

1)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水泥漏浆

2)浇筑前没有先浇足够 50mm 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 泥砂浆

预防措施:

1)模板缝隙宽度超过 2.5mm 时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要防止侧板吊脚

2)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 50mm 厚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

8、立柱结点(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

1)柱头模板刚度差

2)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

安装模板前,先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梁模板

建筑工人安装梁模板,注意柱头处模板四角方正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

1)模板支撑不牢

2)埋件固定措施不当

3)浇筑时受到碰撞

预防措施:

1)基础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

2)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

3)浇筑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

4)必要时进行二次浇筑

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础梁

10. 混凝土基础表面平整度差现象

产生原因:

1)未设现浇板厚度控制点,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板抹平

2)没有符合尺寸的模板定位

3)混凝土未凝固 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

浇灌混凝土前做好板厚控制点,提倡使用拖板或刮板抹平,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 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操作

混凝土楼板磨削

11. 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现象

产生原因:

产生表面不规则裂 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或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等

预防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机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7)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8)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结构构件有较久湿润时间

混凝土裂缝

本文内容由小德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