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头坍塌该怎么处理(坟头蹋陷了怎样处理)
导语:九哥讲俗语(第26期):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穷家底
俗语,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炼的语句。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大多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大多数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智慧积累的结晶,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当然,也避免不了有些糟粕,需要我们加于辨别,有选择地吸收。
今天,湘西九哥来给大家讲讲,农村俗语:坟头塌消子孙稀,坟上无草穷家底。放在今天的语境下,该作何理解?
一、先讲讲:坟头塌消子孙稀
农村的大多数地区,基本都是传统的土葬方式,人埋下后,坟头用土回填,这时候的坟头,基本上都是虚土,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吹日晒雨淋,虚土逐渐会变实,在此过程中,因水土流失,或受其它动物的破坏,出现不同程度下沉的现象很普遍,但是,传统的做法是:每到上坟季,后代子孙们,都会带铁锹,为塌陷的坟头添上新土,传统的意识里:若连续多年无人添土,就意味着这家人,后代子孙比较稀少,人丁不旺,不然的话,怎么连个上坟的人也没有呢?
二、再讲讲:坟上无草穷家底
一般来说,坟头长草,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无论土壤的酸碱程度如何,多少都会长一些,只是茂盛与稀疏的区别。古人认为:草就是柴,柴通“财”,如果长不出一丁点草,就说明子孙后代的经济条件差到了极点。
三、俗语感悟: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国人,都有很强的宗族观念,尤其是在农村,在老人们去世之后,后辈们不仅会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安葬地址,还很注重对坟墓的时常维护。在他们的思维里,没有祖坟就没了寄托,没有祖宅就没了根,凸显出对先人心存敬畏和孝道文化,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但根据坟头塌消,就断定子孙一定稀少,根据坟上无草,就断定绝家资,这是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没上坟,或许是因为后代子孙都在外打拼没顾得上;坟无草,也只能说明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实在太差了,以此来衡量子孙后代的经济条件好坏,多少有些牵强附会。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