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颐和园的仁寿殿在清朝有什么作用(颐和园仁寿殿后面的建筑是什么)

导语:如诗如画颐和园:朝政宫寝区之仁寿殿(一)

(一)仁寿门

仁寿门在清漪园时称二宫门,重建后称仁寿门,是从东宫门入园的第二道宫门。仁寿门是牌楼门、衙署仪门与寺庙棂星门相结合的形式,柱高6.14米。牌楼为2柱一楼,庑殿式顶。门上悬满汉文“仁寿门”额。仁寿门的左、右各有一个长7.2米青砖影壁,庑殿式顶,上有砖雕浮龙,是颐和园内惟一的一座砖雕影壁。影壁与红墙连接,左右各有一个小随墙门。仁寿门前有一对造型别致的太湖石,人称“猪猴石”,南侧湖石顶部形似猴头,北侧湖石顶部形似猪头,高2米有余,象征着孙悟空和猪八戒,镇守皇家园林大门。

仁寿门

文化遗产碑

猴石

猪石

小知识:匾、额的区别。 

匾额在颐和园非常普遍,颐和园3500间不同的建筑基本上间间都有匾额。但是严格上说,匾额是有区别的,匾的形制为横长形,是明清时期的主流,是用途最广、存世最多的一种;额,《营造法式》上称为“华带牌”,在业内也称为“陡匾”。简单说来:横的称为匾,竖的称为额。

(二)峰虚五老

“峰虚五老”是颐和园仁寿殿前摆放的五块高约4米的太湖石,庭院四周各有一块色暗孔奇之石,根据其形状,象征一年四季之“春华、秋实、冬枯、夏荣”。五块湖石象征庐山胜景五老峰,寓意长寿,称“峰虚五老”。石头上刻有乾隆甲子夏日诗词一首。诗曰:“林瑟瑟,水冷冷。溪风群籁,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从此诗可以断定此石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水木明瑟”的旧物。根据记载,此石(还有其它四块)是1937年6月从圆明园用车拉来的。门口的那块太湖石,从背后看去,没什么奇特之处,但要从正面看上去,你便会拍手叫绝,因为这块太湖石就像是一个老寿星,被称为“寿星石”,面向仁寿殿,给慈禧太后祝寿。

寿星石

“峰虚五老”石全景

小知识:太湖石

太湖石是产自于江苏无锡的太湖湖底,地质结构为石灰石。因长期经受湖水波浪侵蚀,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太湖石分青、白、灰三色,高者数丈、低着尺余。太湖石有“瘦、皱、漏、透”的特点,瘦:孤立无依、体态苗条迎风而立;皱:凹凸起伏、纹理纵横参差蔓延;漏:空虚多孔、孔洞缝隙气息流通;透:玲珑透光、孔穴相连融会贯通。太湖石产量少、开采难,故被皇家选为稀罕物运来放在园林内起装饰作用。有些太湖石天生酷似某些人物、动物或祥瑞之物,就更成了人们收藏、寄与某种美好象征的“尤物”。

(三)铜麒麟

仁寿殿院内正中、寿星石后是一只蹲在汉白玉石须弥座上的铜铸异兽,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通高2米,通长1.95米,造型离奇怪异,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这只麒麟建造于乾隆年间,麒麟头顶铸有“大清乾隆年制”的款识,原置于长春园内,为一对,其中一只被英法联军掠走(一说烧毁),至今下落不明;另一只于1937年连同石座被移到现在的位置。铜麒麟运来时两只前腿损坏失踪,后来重新进行了补修,现在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前腿的接痕。

铜麒麟

本文内容由小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