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地名文化特色有哪些(吉林省地名文化特色是什么)
导语:吉林省地名文化特色
原创 牛汝辰
吉林省简称吉,在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元属辽阳行中书省,明为女真居住地,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意即“沿”,“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吉林乌拉,意为“松花江沿岸”,简称吉林,吉林将军因驻此城而得名,光绪时建吉林省。
左拥长白山,右环松辽大平原,背依大兴安岭,有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与东、西辽河逶迤其间的吉林省,有成千上万的地名。这些地名或来自城镇、村落、建筑,或来自山川、风景或人物,每一处地名都是吉林地域文化的重要元素,它沉淀并凝固了吉林的历史,却鲜活而生动地展示了吉林的地域文化。
解读这一枚又一枚吉林文化符号,激活吉林地区文化资源,将促进吉林地域文化的发展。吉林地名反映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大约4000年前,东北地区的古人类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居住在这里的许多部落,逐渐融合为4个族系,即肃慎族系、秽貊族系、东胡族系和华夏族系。
吉林的土著民族是肃慎人、夫余人和高句丽人、挹娄人、勿吉人、靺鞨人、女真人、满洲人,他们在吉林大地先后建立起本民族政权,即夫余国、高句丽国、渤海国、大金国、后金国,最后建立起统治全国的大清政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如今留在吉林大地的一座座古城,如梨树偏脸城、前郭他虎城、敦化敖东城、叶赫乌拉辉发古城、桦甸苏密城、吉林龙潭山城、柳河罗通山城、伯都纳城、农安黄龙府古城及宾、祥、益、威四州古城和集安古城,就是最好的历史与文化见证。
吉林地名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与渔猎文化生活。地名折射了吉林地区丰饶的物产和人民农耕和渔猎的生产进程。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锻造吉林人坦直、爽朗、刚健强悍、聚合、海容、乐迁的民风,以及粗犷豪放、重义、进取的性情和恢宏气度。
1.因渤海国历史文化而得名
渤海国是唐代东北少数民族割据的政权,5京、15府、62州、100多个县。在历史上被誉为海东盛国。国都在敖东,即今敦化市。敖东是满语,位于大风口的城市或村镇。渤海国有额穆,额穆,叫额穆赫索罗,汉译为水滨,索罗汉译为10人戍守之意。这是吉林通往宁古塔道的驿站。安图为满语,汉译为山之阳,即位于长白山阳坡,唐渤海国中京显德府辖地。和龙,满语为和龙峪,是山谷的意思。唐属渤海中京显德府,渤海国有五次迁都,曾迁至和龙西古城。图们,图们满语也叫图们,又称统门、土们、驰满、豆满,汉译万水之源,万水江汇合的地方。延吉满语叫烟集,汉译为岩羊或悬羊生息之处。挥春,满语为拖库,即雪橇,为满族祖先冬日在雪地上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爬犁。今天译作边地,就是边疆的城市,挥春在唐代属渤海国东京龙源府地。
2.因《千字文》而得名
在吉林省城西北,有个素有“井字荒”的乾安县,地名奇特,在全国堪称独一无二。全县土地47.27万垧(1垧等于10000平方米),全县地名似一部翻开《千字文》。民国十五年四月(1925年),吉林省省长张作相与郭尔罗斯前旗蒙王、哲里木盟盟长齐默特色木丕勒磋商,勘放郭尔罗斯西部蒙荒,设官治理,把全县划成一个个井字形方块,共划整井274个,张作相决定用中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千字文》为每个井方定名。因千字文全书每4字1句,四平八稳,成双成对,老少咸宜,定为村名,易于接受。方法是按照从上至下,从右到左的中国传统书写习惯,排列村名。
从《千字文》开头“天地元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开始,选择的方法是并不全部录用,去掉了重复字,发音相同的字,不吉利的字如“凶”字,有伤风俗的字,如颠沛匪亏的“匪”,字义不详的字,书写不方便的字和文言虚字及数目字。如松柏之晓的“之”字。
在总计476字中选出268字为村名,于是出现了才字乡、道字乡、所字乡等。村名定好了,建立县城需定县名。按井方排列,县城建在“伐”(讨伐的伐)字井方内,初期定为长伐县,后来觉“伐”有争战、干戈之意。又觉本县在吉林省西北部与八卦中的乾卦方位相吻合,因而用其“乾”字,又因当时匪患猖獗,土匪多如牛毛,俗谚“大股36,小股63,一年三万六,天天不平安”。遂用一个安字,定名乾安。
3.以号、数字或窝棚为屯名
榆树市西北的前进、武龙、红星8号、畜民、弓棚和扶余三岔河、大三家子及长岭县西北的乡镇,多以号、数字或姓氏窝棚为自然屯名。榆树市有200个以序号为名的自然屯,来源于乾隆六年(1736年)伯都讷屯田,即由国家拨给荒地开垦,《吉林外记》记载,以其地为新城屯,分八旗两黄,以治、本、于、农、务、滋、稼、特8字为号,每字各编15号即15屯,共120屯。
在清同治朝以后,120屯号后陆续放荒,一直排到25号。在序号之前又加上东、西、上、下、前、后、大、小等方位。如上2号、下2号、大15号、小15号、前10号、东10号、而把最初的如治字5号、本字5号、于字5号去掉,直称5号。在长岭县西部,有14号、19号、13号、70号、15号、前27、后88等屯名,都是这么来的。
4.因农耕渔猎而得村落名
吉林省最有代表性的地名,也是最富特色的文化现象。舒兰市二道乡有个叫唤岭,名字听起来很诱人,是有响声,那是赶车老板的叫声。原来此岭坡太陡,车老板若不让牲口路上吃喝,那是没法爬上大岭的。
在辉南县抚民乡有个地方叫胡米山,是农家锄地用的锄头形状。胡米,满语,锄头的意思。农耕文化地名中的许多为农具和农作物。如集安狼东沟,语序打破常规,应为东狼沟,满语汉译为黏米饭。通化有个砬门,是石砬如门,满语“拉英”是对麦种植物的统称。柳河有个“秃老婆顶子”,查不出哪代有这么个秃老婆,满语“拖劳”,是满族人对豆的称呼。
通化有个顺沟,但是弯曲的,满语为朝阳,即朝阳沟。还有座岗山,源于满语“格陈”意为霜,即霜岭。梅河口五奎顶子,满语五克,为捣米的石臼。通化有个过河道子,满语亦称过河道子,汉译为碾子杆。梅河口有个安基村,满语安基,汉译为犁杖。通化的狗把头沟,满语意为有毒的蝎子草。白山格格拉小山,满语,毒草,汉译天南星。
与渔猎文化有关的地名,以鱼命名的村落居多。如通化哈塘沟,满语,船丁子鱼;柳河圣水沟,满语圣塞民马哈,为一种冷水的鱼;集安学塘沟,满语须它,汉译疙瘩鱼;抚松蒲春河,满语马口鱼;梅河口鸭绿屯,满语鲈鱼;舒兰鳌花屯,满语敖哈,汉译花鲤鱼;另外磐石有鲶鱼;敦化有鲶鱼岗;舒兰和和龙各有一个细鳞河,盛产细鳞鱼,细鳞是长白山地区数量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的冷水鱼;在集安有专门以渔具命名的村落名为鱼亮子、网兜子、养鱼屯等。
关于动物及狩猎器具的地名有柳河老虎洞、长白老虎洞沟、辉南老虎圈、永吉双河镇黄鼠狼洞、通化獾子洞、通化王八脖子、通化挠头沟(满语,汉译为公山羊)、舒兰向公屯(满语,汉译为老鼠),集安热闹乡有蚊子沟,过去是虎蚊集中的地方。虎蚊身长1寸多(1寸等于3.33厘米),飞起来如一把把米糠,声如虎吼,有“狼头”“铁嘴”“钢翅”“小蜻蜓”之称;桦甸当石河,满语,汉译为鸷鸟;桦甸有熊坑;兔子圈;猛虎亮;白山有狼洞沟门;黑瞎子沟;蚂蚁河;长虫沟;东西马鹿泡子;猫眼沟;兔尾巴沟;梅河有蛤蟆沟;大猪圈;上、下老虎顶子;柳河有老鹰沟;大野猪沟;狼洞;辉南有獐子沟;通化有大蛄角等。
与狩猎器具关联的地名是通化磨齿子,集安麻线,满语均为猎人狩猎的长箭;集安岭沟、青沟、镜沟(白山三岔子亦有此地名),为满语,汉译响箭,箭以鸟翎为哨,射出时发出鸟鸣声;靖宇有巴里、勃利村(黑龙江有勃利县),满语,多色木,为制弓的材料;白山棺材梁子,满语,为猎人下夹子的地方;集安老道岭,满语,汉译为扎枪;在蛟河,专门有个屯叫炮手屯。
本文内容由小曲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