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简介(五台山大白塔里面什么样子)
导语: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的“秘密”
在清凉圣地五台山中,有大大小小近百座寺庙,而在寺庙间有一座塔特别显眼,蔚为壮观,这就是被人们所称的四大佛教圣地之首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
大白塔的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塔建于方形塔台上,塔台围长八十三点三米,四周筑以碑垣,碑垣四角建有四个六角单檐攒尖角亭。塔台上面置有八角形的塔基,塔基周匝单檐挑角围廊,廊内装有写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一百零八个大转轮筒。塔基上是二重八角束腰须弥座,承托着状如藻瓶的高大塔身。再上复为八角须弥座及十三级相轮,塔顶在青铜宝盖和流苏之上。
塔顶为金光闪闪的风磨铜宝瓶,高度五米有余。宝盖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块铜板围成,围长二十三米有余。宝瓶和宝盖外檐系以铜链固定。因此,任凭大地震,宝瓶始终能保持正中,不会倾,流苏更无殒。流苏由三十六块垂檐铜板组成,每块铜板长过二米,宽近一米,下面吊着三个铃铎。连同塔腰铃铎在内,计有二百五十二个。
每逢西北风吹,叮铃、叮铃作响;偶有东南风刮,铃铛、铃铛而鸣。风吹劲向不同,铃铎响声各异,饶有一番古刹风趣。大白塔通身高七十五点三米,周身青砖砌造。外抹石灰,全身雪亮。比例匀称,朴实无华。轮廓雄浑,气势磅礴。厥高入云,云飞塔移。昼则映日,夜若白光。它是清凉山的第一胜景,也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更是五台山的象征。
大白塔底座,南面(即正面)紧对着大慈延寿宝殿的后墙,墙上有三个很浅的石洞,中间的石洞设有一小的半浮雕佛像,右边的石洞立有刻有释迦牟尼双足迹象碑,左边的石洞有清康熙年间修塔的记事碑。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临死前将脚形印在石上,并对弟子说:“我最后留此足迹,以示众生,谁能见到这足印,瞻礼供养,就能免罪消灾。”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经时把佛足印拓下带了回来。唐太宗敕令将佛足刻在石上,立于祖庙。明万历壬午秋,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奉在大白塔下,以便僧人百姓们朝拜和参观。
据《清凉山志》记载:“大宝塔院寺,显通之南,五峰之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及文殊发塔,因为名,永乐五年,上敕太监杨升重修大塔,始建寺。万历戊寅,圣母敕中相范江李友重建。恢巍壮丽,冠于清凉。命比丘圆广,主其焚修。”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维护祖国统一,收复了亚历山大侵占的北方领土。几乎拥有全部印度版图。长期的残酷战争,使其内心在所忏悔,于是皈依佛教,且把佛教定为国教。为了利用佛教维护统治,阿育王不仅以言教人,而且亲自去释迦圣地朝拜,并利用佛的舍利造了八万四千宝塔。将塔分布于茫茫大千世界,每座塔内藏一个舍利子,五台山的塔叫慈寿塔,是中国十九座中的一座,据说就藏在现存的这个大白塔腹内。据记载,唐朝以前这里就有一座二层八角塔,以后毁掉了。后据《程巨夫所撰《凉国敏慧公神道碑》恰恰记载阿尼哥在五台山修造浮图的事迹“大德五年建浮图于五台,始构有祥云瑞光之异”。即元朝大德五年(西元1301年)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了尼泊尔式石塔。明代永乐五年(西元1407年),建大白塔,并将元代石塔、释迦牟尼舍利塔藏在大白塔内。明永乐五年,皇帝朱棣令太监杨升重修此塔,开始建了寺院。明万历七年,皇太后李娘娘令太监范江和李友重建。神宗万历七年敕建大宝塔记曰:“塔在鹫峰之前,群山中央。基至黄泉,高二十一丈,围二十五丈,状如藻瓶,上十三级。宝瓶高一太六尺,镀金为饰。覆盘围七丈一尺,吊以垂带,县以金铃。更造金银宝玉等佛像,及诸杂宝,安置藏中。海内皇宗宰官,土庶沙门,景仰慈化,造像书经,如云而集,悉纳藏中。十年壬午秋,工成,并及寺宇佛殿经楼,藏轮禅室,罔不备焉。”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奉命撰写了碑文,记述其事。
解放前有人把白塔说成是神造的,也有人说是从印度灵鹫山飞来的,给大白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并成为理想的还愿场地,也是诸多地区信徒们朝拜的最佳地点。还愿朝拜的方式有的绕塔一周,有的绕塔三周,还有的布什并请僧人念经。
五台山大白塔塔身比北京北海的白塔还高20多米,远看不觉,站在塔下仰望,已看不到塔顶宝瓶,才知其雄伟高大。雪白的塔身,彩绘的铜质垂檐,衬托在蓝天白云之间,有超凡脱俗、清净澄澈之美。大家围着塔身转圈,手捻佛珠者有之,念念有词者有之,转动法轮者有之,以头触壁者有之,塔身铜铃在风中轻响,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虔诚向佛的气氛中,连说话都不敢高声了。
正如丘坦之诗所云:“宝塔白毫光,传从阿育王。万山如磬拜,千佛共称扬。铃铎迦风乱,栴檀逆鼻香,夜深闻梵乐,清切动悲伤。百尺轮王藏,壮严不可当。曲藏无量佛,巧创大明王。登眺多高阁,经行有步廊。规模拟忉利,形胜擅清凉。”
大白塔也是朝台佛教信徒的心中偶像。据说从前香客,多绕行白塔还愿,一边走一边念经或跪拜,一边抚转法轮。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
本文内容由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