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的心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杜甫的什么之情)
导语: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时候杜甫是什么心情
这首诗在我们中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习了,相信都比较熟悉这首杜甫的诗。
来看看这首诗的原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背景:
大唐经唐太宗的(公元627年)“贞观之治”、唐高宗的“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以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大唐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这时大唐建国已经一百多年,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到鼎盛。由于唐玄宗晚年已经失去了年轻时期的睿智,再加上宠信奸臣,以及统治阶级与社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最终爆发安史之乱。(注:1:统治阶级与老百姓的矛盾,2: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公元755年,大唐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简称安史之乱。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长达8年的战乱,导致大唐由盛转衰,此后的150年间到公元907年大唐灭亡,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强盛。而这场战争使得大唐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直到公元763年才平定内乱。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元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个打胜仗收复了洛阳、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叛军头颈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张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人,当时诗人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这下了这首诗。
杜甫画像
诗圣杜甫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林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后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贫困人民深切的同情,内容深刻。因为杜甫生活在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所以又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其是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今存诗有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杜甫的另外一首千古名作《春望》,也是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公元757年)。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写这首诗时,身处沦陷区的杜甫亲眼目睹了大唐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相信我们每个人在中学的时候学过这首诗。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