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管子·宙合全篇(管子宙合翻译)

导语:管子·宙合

管子·宙合全篇(管子宙合翻译)

作者:【先秦】管仲

左操五音[1],右执五味[2]。怀绳与准钩[3],多备规轴[4],减溜大成[5]。是唯时德之节[6]。春采生[7],秋采蓏[8],夏处阴,冬处阳,大贤之德长。明乃哲,哲乃明,奋乃苓[9],明哲乃大行[10]。毒而无怒[11],怨而无言,欲而无谋[12]。大揆度仪[13],若觉卧[14],若晦明[15],若敖之在尧也[16]。毋访于佞[17],毋蓄于谄[18],毋育于凶[19],毋监于谗[20]。不正,广其荒[21]。不用其区区[22]。鸟飞,准绳 [23] 。充,末衡[24],易政利民[25]。毋犯其凶[26],毋迩其求[27],而远其忧。高为其居[28],危颠莫之救。可浅可深,可浮可沈,可曲可直,可言可默[29]。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可正而视[30],定而履[31],深而迹[32]。夫天地一险一易,若鼓之有楟[33],擿挡则击[34]。天地万物之橐[35],宙合有橐天地[36]。

注释:

[1]以下几句是说:君操五音协君道,臣持五味协臣道。把握准绳和钩具,规轴大小都备具,全面完备都合适,时机德望相结合,若合符节事功立。春天采摘鲜嫩叶,秋天采摘熟瓜果,夏天人们找阴凉,冬天人们晒太阳。根据时机定取舍,大贤之德长传扬。耳聪目明才圣哲,贤哲通圣才聪明。强盛狂放会衰落,聪明圣哲乃大行。心有厌恶勿动怒,心有怨恨勿吭声,心有企图勿泄谋。大谋略家有仪态,就像卧眠有觉醒,就像暗夜有明察,就像尧子被管控。不要举荐奸佞人,不要畜养谄媚人,不要养育凶险人,谗言勿听谬不经,不走正道大变轻。圣人之德参天地,区区小事勿看重。鸟飞路线有弯曲,大致方向合于中。政治平易民得利,心地充实耳目正。不要陷于凶险地,眼前小利勿看重,不图眼前虑重重。居高自满不谦虚,危险巅峰跌谷中。曲直言默随所宜,深浅沉浮可变通。天不一时利不一,人不一事各有中。你的事业定践履,你的看法要端正。一步一印走下去,你的足迹要端正。天地运行有险易,就像击鼓响叮咚。宇宙橐囊裹天地,万物包容天地中。左,比喻君道。吉尚左,左阳右阴,左君右臣。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五音协调,合成乐曲音调,比喻多样性统一,君主之道。 [2]右:比喻臣道。五味:甘、苦、咸、辛、酸五种味道。五味协调,合成美食,比喻多样性统一,为臣之道。 [3]怀:怀藏,把握。绳:取直工具。绳可定直,扶偏为正。准:取平工具。准可定平,破险为平。唐尹知章注:“准必坏旧高峻,而后以为平也。”钩:“入枉而出直”,可以进入弯曲而取出直线。唐尹知章注:“工人用钩,则就枉取直也。” [4]规轴:圆规之轴,比喻规度。唐尹知章注:“规者正圆器,轴者转规。大小悉须备,故多备。方主严刚,圆主柔和。今用规者,施恩引物也。” [5]减溜大成:全面完备合适。减,通“咸”。减溜,全面发挥。大成,完备。下文:“减、尽也。溜,发也。言偏环毕善,莫不备得,故曰减溜大成。” [6]时德之节:时机德望相结合,若合符节事必成。时,时机。德,德望,仁德。节,符节,符契。唐尹知章注:“德既周,时又审,二者遇会,若合符契,则何功而不成也。” [7]春采生:春天采食生鲜菜叶。 [8]秋采蓏:秋天采食成熟瓜果。蓏(luǒ):瓜类植物的果实。 [9]奋乃苓:直译“兴盛就会衰落”,老子叫“正言若反”,现代叫悖论,佯谬,似非而是。寓意“物极必反”,向对立面转化。乃,于是,就。苓,“零”的借字,凋零,衰落。 [10]大行:伟大行为。《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跟从道义,而不是跟从君父,叫“大行”。 [11]毒而无怒:即使有厌恶,而不要愤怒,克制发怒。毒,厌恶。 [12]欲而无谋:即使有欲望企图,也不要轻谋于人,以免泄露谋略。 [13]大揆度仪:宏大谋划的仪态,深谋远虑的态度。仪,仪态,态度。 [14]觉卧:直译“以觉醒的状态卧眠”。字面上是悖论,“觉醒”和“卧眠”是对立概念,“觉醒”非“卧眠”,“卧眠”非“觉醒”。作者的语言艺术,是用悖论的夸张语句表达,比喻谨慎,戒慎恐惧,在卧眠时保持警觉,觉醒,像睁着眼睛睡觉。觉,警觉,觉醒。卧,睡眠。 [15]若晦明:如在暗夜保持明察,比喻警惕。晦,晦暗,暗夜。明,明察,看明白。 [16]敖之在尧:尧子丹朱受尧管教。比喻戒惧谨慎。唐尹知章注:“敖,尧子丹朱,慢而不恭,故曰敖。敖在尧时,虽凡下材,但以圣人在上,贤人在下位,动而履规矩,常自礼法,竟以改邪为明,故宾虞朝,让德群后。《书》曰:‘无若丹朱敖。’” [17]毋访于佞:不要访问举荐奸佞之人。访,访荐。佞,奸邪之人。 [18]毋畜于谄:不要畜养谄佞之人。 [19]毋育于凶:不要养育凶险。 [20]毋监于谗:不要采纳谗言。监,通“鉴”,借鉴,采纳,听从。 [21]不正,广其荒:不走正道大变轻。虽然广大必败亡。荒,败亡。 [22]不用其区区:不干预区区小事。“圣人参于天地”(德配天地),观照万物,虚心广大,区区小事勿看重。 [23]鸟飞,准绳:讨论鸟飞路线的哲理,可以作为品评人物的准绳原则。鸟飞路线,容有曲折,方向正确。下文:“苟大意得,不以小缺为伤。故圣人美而著之曰: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此乃品评人物的思维方法。 [24]充:疑当作“胸充”,心地充实。下文:“心欲忠。”末衡:耳目平正。下文:“耳目欲端。” [25]易政利民:政治平易民得利。 [26]毋犯其凶:不要陷于凶险。 [27]毋迩其求:不要贪恋于眼前物质利益的追求。下文:“‘毋迩其求’,言上之败,常贪于金玉马女,而吝爱于粟米货财也,厚藉敛于百姓,则万民怼怨。” [28]高为其居:居高自满。下文:“‘高为其居。危颠莫之救’,此言尊高满大,而好矜人以丽,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故盛必失,而雄必败。”唐尹知章注:“言君主豪盛,处己以贤,自许以为英雄。予,许也。” [29]可言可默:可以说就说,不可以说,就保持沉默而不说。 [30]正而视:端正你的看法。而,同“尔”,汝。 [31]定而履:坚定你的步伐。 [32]深而迹:加深你的足迹。比喻做事一丝不苟,一步一个脚印。 [33]楟:当作“桴”,鼓槌。 [34]擿挡:鼓声。 [35]天地万物之橐(tuó):天地是包容万物的橐囊。橐,口袋,比喻包容。 [36]宙合有橐天地:宙合又橐囊包裹天地。下文:“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以为一裹。”有,读“又”,意同。

“左操五音[1],右执五味。”此言君臣之分也[2]。君出令佚,故立于左。臣任力劳,故立于右。夫五音不同声而能调,此言君之所出令无妄也[3],而无所不顺,顺而令行政成。五味不同物而能和,此言臣之所任力无妄也,而无所不得,得而力务财多。故君出令,正其国而无齐其欲[4],一其爱而无独与是[5]。王施而无私,则海内来宾矣[6]。臣任力,同其忠而无争其利,不失其事而无有其名,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君失音则风律必流[7],流则乱败。臣离味则百姓不养。百姓不养,则众散亡。君臣各能其分,则国宁矣,故名之曰不德[8]。

注释:

[1]以下几句是说:君操五音协君道,臣持五味协臣道。君主发令安逸,所以位在左。臣下用力劳顿,所以位在右。五音不同声调,而能协调。这是比喻君主发令不离章法,从而无所不顺。无所不顺,则法令推行,政事成功。五味不同物而能调和。这是比喻臣下用力不离章法,从而无所不得。无所不得,则力竭财多。所以君主发令,规范国政而不为满足私欲。跟民众爱恶一致,而不独行其是。君王施德而无私,则四海来归。臣下用力,同尽忠心,而不争私利。谨守本职,而不取虚名。敬事本职,而无所嫉妒,则男女夫妇和谐共勉。君主五音失调,则音律荡散。音律荡散,则国乱政败。臣下五味失调,则百姓无法供养。百姓无法供养,则众人离散逃亡。君臣各能胜任本分,则国家安宁,所以称之为大德。 [2]分:本分。 [3]妄:妄为,不合法,无章法。 [4]齐:通“济”。 [5]一其爱而无独与是:君主爱恶跟人民一致,而不独行其是。 [6]宾:宾服,归顺。 [7]失音:五音失去协调。 [8]不德,即大德。不,通“丕”。

“怀绳与准钩[1],多备规轴,减溜大成,是唯时德之节。”夫绳扶拨以为正,准坏险以为平,钩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2],博而不失[3],因以备能而无遗。国犹是国也,民犹是民也,桀、纣以乱亡,汤、武以治昌。章道以教[4],明法以期[5],民之兴善也如此,汤、武之功是也。多备规轴者,成轴也。夫成轴之多也,其处大也不窕[6],其入小也不塞[7],犹迹求履之宪也[8],夫焉有不适善?适善备也,僊也[9],是以无乏。故谕教者取辟焉[10]。天淯养,无计量,地化生,无泮崖[11]。所谓是而无非,非而无是,是非有必交来[12]。苟信是,以有不可先规之[13],必有不可识虑之[14],然将卒而不戒[15]。故圣人博闻多见[16],畜道以待物[17],物至而对形[18],曲均存矣[19]。减,尽也。溜,发也。言偏环毕善[20],莫不备得,故曰减溜大成。成功之术,必有巨矱[21]。必周于德,审于时。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故曰:“是唯时德之节。”

注释:

[1]以下几句是说:把握准绳和钩具,规轴大小都备具,全面完备都合适,时机德望相结合,若合符节事成立。绳可扶偏以为正,准可破险以为平,钩可入曲而取直。圣君贤相立法制,法度详备无遗失。国家还是那国家,人民还是那人民,在于桀纣以乱亡,在于汤武以治昌。彰明道理以相教,明确法规以相期。民众兴善如风化,彰道明法汤武功。所谓多备规轴,指的是成轴。成轴各种型号规格繁多,放在大处不松动,放在小处不堵塞,就像按照各种足迹做成鞋楦子,怎么能有不合适?很合适,在于很完备,因为各种型号规格齐备,变换使用,所以不会缺乏。宣传教育工作者可由此取譬,启迪借鉴。天养育万物,无法计量。地造化万物,没有边际。所谓“是”就不是“非”,“非”就不是“是”,“是非”又必同时存在。如果确认某一事物为“是”(正确),必有“不可”(非,错误)先被规定确立,必有“不可”被辨识考虑,然而将往往仓促而无戒备。所以圣人见多识广,增加知识,储备道术认知(规律性认识,哲学原理),以等待事物出现,运用已知原理,核对型号规范,必有弯曲均平(差异同一,多样统一,异同)并存。“减”的意思是“尽”(全面),“溜”的意思是“发”(发展)。说的是部分(局部,偏)和整体(全局,环)都妥善(得宜,合适)。所以说全面发展集大成,完备无缺好应用。成功之术,必有规矩法度。必周遍修德,审时度势,时机跟德望相结合,就是成就大事的好机会,就像符契相合一样。所以说时机德望相结合,若合符节事必成。 [2]制举:即举制,建立法制。 [3]博而不失:法度详备无遗失。 [4]章道以教:彰明道理以相教。章,同“彰”。 [5]明法以期:明确法规以相期。期,期会,期遇,要求。 [6]窕(tiǎo):细而不满,宽。细,未充满,有空隙,以小居大。《广雅》:“窕,宽也。”《左传》杜预注:“窕,细不满也。”《吕氏春秋》高诱注:“窕,不满密。” [7]塞:大而堵塞。以大入小。 [8]犹迹求履之宪:就像根据足迹制备鞋楦子。宪,通“楥(xuàn)”,同“楦”。《说文》:“楥,履法也。”做鞋用木制模型,用来使所做的鞋合脚型。 [9]僊:同“遷”,即迁,变化。 [10]辟:同“譬”。 [11]泮崖:即畔崖,边际。泮,读“畔”。 [12]交:并,俱。 [13]以有不可先规之:是因为有“不可”(非,错误)先被规定确立。 [14]必有不可识虑之:必有“不可”(非,错误)被辨识考虑。 [15]然将卒而不戒:然而将往往仓促而无戒备。卒,通“猝”,仓促。戒,戒备,准备。 [16]博闻多见:见多识广,增加知识储备。 [17]畜道以待物:储备道术认知(规律性认识,哲学原理)以待物出现时应用。 [18]物至而对形:事物出现,运用已知原理,核对形式规范。 [19]曲均存:弯曲均平(差异同一,多样统一,异同)的道理存在。 [20]偏环毕善:部分(局部,偏)和整体(全局,环)都妥善(得宜,合适)。 [21]必有巨矱(yuē):必有规矩法度。屈原《离骚》:“求巨矱之所同。”王逸注:“巨,法也。矱,度也。”

“春采生[1],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浧儒、取与之必因于时也[2]。时则动,不时则静。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阳也[3],故愁其治言[4],阴愁而藏之也[5]。贤人之处乱世也,知道之不可行,则沈抑以辟罚[6],静默以侔免,譬之也犹夏之就凊[7],冬之就温焉,可以无及于寒暑之菑矣[8]。非为畏死而不忠也。夫强言以为僇,而功泽不加,进伤为人君严之义,退害为人臣者之生,其为不利弥甚。故退身不舍端[9],休业不息版[10],以待清明。故微子不与于纣之难[11],而封于宋,以为殷主,先祖不灭,后世不绝。故曰大贤之德长。

注释:

[1]以下几句是说:春天采摘生嫩叶,秋天采摘熟果实,夏天人们找阴凉,冬天人们晒太阳。这是说圣人动静开合,屈伸取予,必定因时制宜。合于时则动,不合于时则止。所以,古代贤士有图谋而不可宣扬,所以收敛其治世言论,暗中收敛而隐藏。贤人处乱世,知治世之道不可行,则沉抑以避罚,静默以免祸。譬如夏天就清凉,冬天就温暖,可以不陷于寒暑之灾。不是怕死而不忠。强言进谏被杀戮,功劳恩泽不加厚,往上说伤害人君尊严的义理,往下说伤害人臣的生命,其为不利太严重。所以退身下野不舍弃记事笏版,解职退休继续写版,以等待政治清明好形势。所以微子不参与纣王之难,而受封于宋国,充当殷遗民的首领,祖先不被湮灭,后世不断绝。所以说大贤之德长传扬。 [2]因于时:因时制宜,以时而动,把握时机,与时随化。开阖:开合。诎信:同“屈伸”。浧儒:盈缩。 [3]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阳:古代贤士有图谋而不可宣扬。阳,同“扬”,宣扬。 [4]愁:通“揫”,收敛。 [5]阴愁:暗中收敛。 [6]辟:同“避”。 [7]凊(qìng):凉。 [8]菑(zī):同“灾”。 [9]退身不舍端:退职不舍弃记事笏版。“端”读为“专”,记事手板。《说文》:“专,六寸簿也。”清段玉裁注:“六寸簿,盖笏也。”《释名》:“笏,忽也。君有命则书其上,备忽忘也。”徐广注:“古者贵贱皆执笏,即今手版也。”《左传》杜预注:“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蜀志》“以簿击颊”,裴松之注:“簿,手板也。” [10]休业不息版:停职继续写版。版,写字用竹简木牍。单称叫版,编连成册叫簿。 [11]微子启是商纣王庶兄,数次谏劝纣王不听,于是离国。周灭商,称臣于周,周公杀纣子武庚,命微子率殷族,封于宋,是宋国始祖。本段称颂微子,以他为“因时而动”,灵活变通的典型。

“明乃哲[1],哲乃明,奋乃苓[2],明哲乃大行。”此言擅美主盛自奋也,以琅汤凌轹人[3],人之败也常自此。是故圣人著之简生 [4],传以告后进曰:“奋,盛。苓,落也。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故有道者不平其称[5],不满其量,不依其乐[6],不致其度[7]。爵尊则肃士[8],禄丰则务施[9],功大而不伐[10],业明而不矜。夫名实之相怨久矣,是故绝而无交[11]。惠者知其不可两守[12],乃取一焉,故安而无忧。

注释:

[1]以下几句是说:耳聪目明才圣哲,贤哲通圣才聪明,强盛狂放会衰落,聪明圣哲乃大行。这是说独擅其美,自恃其盛,自奋其能,以放荡欺凌人,人的失败常从这里开始。所以圣人写在书里,传给后学:“奋是兴盛,苓是衰落。只兴盛而不衰落,从来没有。”所以有道者,不把自己的分量说得过满,不高兴过头,气度不盛到极点。爵位尊则敬贤士,俸禄厚则务施舍,功劳大而不自夸,事业盛而不骄傲。名称与实际互相矛盾由来已久,互相排斥,不能兼有。智慧者知道不能两者兼备,于是只取其一,弃名取实,所以才安定无忧。 [2]苓:通“零”,零落。 [3]琅汤凌轹:放荡欺凌。琅汤,即“浪荡”。 [4]:同“策”。 [5]不平其称:不满其秤,不把自己的分量说得过满。称,同“秤”。 [6]不依其乐:不高兴过度,沾沾自喜。依,读“殷”,盛大。 [7]不致其度:气度不要过满。致,同“至”。 [8]爵尊则肃士:爵位尊则敬贤士。肃,恭敬。 [9]禄丰则务施:禄丰厚则务施舍。 [10]功大而不伐:功劳大而不自夸。伐,夸耀。 [11]绝而无交:互相拒绝而不并有,势不两立。交,兼、并、俱。 [12]惠:通“慧”。

“毒而无怒[1]。”此言止忿速济也[2]。“怨而无言。”言不可不慎也。言不周密,反伤其身。故曰:“欲而无谋。”言谋不可以泄,谋泄菑极。夫行忿速遂,没法贼发[3]。言轻谋泄,菑必及于身。故曰:“毒而无怒,怨而无言,欲而无谋。”

注释:

[1]“毒而无怒(心有厌恶勿动怒)。”这是说抑制忿怒能速成其事。“怨而无言(心有怨恨勿吭声)。”说的是不可不谨慎。言语不周密,反伤自身。“欲而无谋(心有企图勿泄谋)。”说的是谋略不可以泄露,谋略泄露灾来到。若是用激发忿怒的办法速成其事,用株连处死的法律发捕盗贼;言语轻率,谋略泄露,灾祸必累及自身。所以说:“心有厌恶勿动怒,心有怨恨勿吭声,心有企图勿泄谋。 [2]止忿速济:抑制忿怒能速成其事。 [3]没法贼发:用严酷的没命之法,发现缉捕盗贼。“没法”,没命之法。指隐藏盗贼的人没命的法律。《汉书·酷吏传》应劭注:“敢匿盗贼者,没其命也。”

“大揆度仪[1],若觉卧,若晦明。”言渊色以自诘也[2],静默以审虑,依贤才,用仁良,既明通于可不利害之理,犹发蒙也[3]。故曰:“若觉卧,若晦明,若敖之在尧也[4]。”

注释:

[1]“大揆度仪,若觉卧,若晦明(大谋略家有仪态,就像卧眠有觉醒,就像暗夜有明察)。”说的是深沉以自我诘问,静默以深思熟虑,依从贤才,任用仁良,明通可否利害之理,犹如发蒙。所以说:“就像卧眠有觉醒,就像暗夜有明察,就像敖被尧管控。” [2]渊色以自诘:深沉以自我诘问。 [3]发蒙:启发蒙昧。 [4]敖:尧的儿子。

“毋访于佞[1]。”言毋用佞人也,用佞人则私多行。“毋蓄于谄。”言毋听谄,听谄则欺上。“毋育于凶。”言毋使暴,使暴则伤民。“毋监于谗。”言毋听谗,听谗则失士。夫行私、欺上、伤民、失士,此四者用[2],所以害君义失正也[3]。夫为君上者,既失其义正,而倚以为名誉。为臣者,不忠而邪以趋爵禄,乱俗败世以偷安怀乐[4],虽广其威可损也。故曰:“不正,广其荒。”是以古之人,阻其路[5],塞其遂[6],守而勿循。故著之简,传以告后世人曰:“其为怨也深,是以威尽焉。”

注释:

[1]“毋访于佞(不要举荐奸佞人)”,说的是不用奸佞人。若是使用奸佞人,私心必行多无穷。“毋蓄于谄(不要畜养谄媚人)”,说的是不可听从谄媚人,听从谄媚则欺上。“毋育于凶(不要养育凶险人)”,说的是不要施暴行,施加暴行伤民众。“毋鉴于谗(谗言勿听谬不经)”,说的是不要听信谗言,听信谗言则失士。私心必行多无穷;听从谄媚则欺上;施加暴行伤民众;听信谗言则失士:四者一旦被采用,危害君主失正义。作为君上失正义,沽名钓誉没德行。作为臣下,为国不忠走邪道,乱俗败世趋爵禄。苟且偷安怀其乐,虽广其威必可损。所以说:“不正,广其荒(不走正道大变轻,虽然广大必败亡)。”所以,古先圣贤阻其道路塞其隧,严守正道勿循行。所以著之简策写在书,流传后世告后人:“其为怨也深,是以威尽焉(造怨深重威将尽)。” [2]用:采用,施行,通行。 [3]害君义失正:危害君主,失去正义。 [4]乱俗败世:祸乱风俗,败坏世道。 [5]阻其路:阻断其道路。 [6]塞其遂:堵塞其通道。遂,同“隧”。

“不用其区区”者[1],虚也[2]。人而无长焉[3],故曰虚也。凡坚解而不动[4],陼隄而不行[5],其于时必失,失则废而不济。天植之正而不谬[6],不可贤也。植而无能,不可善也。所贤美于圣人者,以其与变随化也[7]。渊泉而不尽,微约而流施。是以德之流润泽均加于万物。故曰:“圣人参于天地[8]。”

注释:

[1]“不用其区区(区区小事勿看重)。”说的是人君虚静之道。人生没有久不变,虚静待物随自化。脑瓜冥顽不灵活,到处设限不许行,失去时机谬不经,失时废事不成功。心地正直而不谬,不可称贤有心胸。心地正直而无能,虚心不可称美圣。圣人被人誉贤美,与变随化是圣经。渊泉不尽永不竭,微约流施无止境。恩德流润泽均施,加于万物效无穷。所以说:“圣人参于天地(圣人之德配天地)。” [2]虚:虚静。《心术上》说是“虚道”,虚静无为之道。 [3]人而无长:人无长久不变之道。 [4]坚解:坚结,坚硬。 [5]陼隄:堵堤,墙和堤坝。 [6]天植:指心。《版法》:“天植者,心也。” [7]与变随化:人随事物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 [8]参:比照,比配。

“鸟飞[1],准绳。”此言大人之义也。夫鸟之飞也,必还山集谷。不还山则困,不集谷则死。山与谷之处也,不必正直,而还山集谷,曲则曲矣,而名绳焉[2]。以为鸟起于北,意南而至于南。起于南,意北而至于北。苟大意得,不以小缺为伤。故圣人美而著之曰[3]:“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常[4],义立之谓贤。”故为上者之论其下也,不可以失此术也。

注释:

[1]“鸟飞,准绳(鸟飞路线有弯曲,大致方向合准绳)。”这是说大人的义理。鸟飞必然返还山上,会集山谷。不还山则疲困,不集谷则死亡。山谷之地,不必平正笔直,而还山集谷的路线,虽有曲折,而大方向是直。因为鸟从北方起飞,想到南方,就到南方。从南方飞起,想到北方,就到北方。如果大意对头,小缺无伤。所以圣人赞美鸟飞路线合乎准绳,写在书里说:“千里之路,不用绳扶直。万家都城,不用准具取平。大人之行,不必拘泥先例常规,立义为贤。”所以上级考论下级,不能丢掉这个方法。 [2]绳:直。 [3]美而著之:认为美而写在著作里。唐尹知章注:“美鸟飞之事,著之简策。” [4]不必以先常:不必拘泥于先例常规。

“充[1]。”言心也,心欲忠。“末衡。”言耳目也,耳目欲端。中正者,治之本也。耳司听,听必顺闻[2]。闻审谓之聪。目司视,视必顺见。见察谓之明。心司虑,虑必顺言,言得谓之知[3]。聪明以知则博[4],博而不惛,所以易政也。政易民利。利乃劝,劝则吉。听不审不聪,不审不聪则缪。视不察不明,不察不明则过。虑不得不知,不得不知则昏。缪过以昏则忧,忧则所以伎苛[5],伎苛所以险政,政险民害,害乃怨,怨则凶。故曰:“充,末衡。”言易政利民也。

注释:

[1]“充(心地充实)。”说的是心,心求忠。“末衡(耳目正)。”说的是耳目,耳目求正。忠正是治理之本。耳管听,听必顺闻。听闻精审叫聪。目管看,看必顺见。清楚看见叫明。心管思虑,思虑必顺利言表,言表得宜叫智。聪明智慧则专精,专而不昏政安平。政治安平民得利,得利劝勉有吉庆。听闻不审叫不聪,不审不聪谬误生。视物不察叫不明,不察不明过错生。思虑不得叫不智,不得不智昏乱生。谬误昏乱生忧虑,忧虑忮苛生险政,政险民害生怨凶。所以说:“充(心地充实),末衡(耳目正)。”说的是“易政利民(政治安平利民生)。” [2]顺:顺利,通顺。 [3]知:同“智”。 [4]博:疑是“抟”字,同“专”。 [5]伎苛:嫉妒苛刻。伎,“忮”的借字,忌恨。

“毋犯其凶[1]。”言中正以蓄慎也[2]。“毋迩其求。”言上之败,常贪于金玉马女,而吝爱于粟米货财也。厚藉敛于百姓,则万民怼怨[3]。“远其忧。”言上之亡其国也。常迩其乐[4],立优美[5],而外淫于驰骋田猎,内纵于美色淫声,下乃解怠惰失[6],百吏皆失其端,则烦乱以亡其国家矣。“高为其居,危颠莫之救。”此言尊高满大而好矜人以丽,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故盛必失而雄必败。夫上既主盛处贤,以操士民,国家烦乱,万民心怨,此其必亡也。犹自万仞之山,播而入深渊,其死而不振也必矣。故曰:“毋迩其求,而远其忧,高为其居,危颠莫之救也。”

注释:

[1]“毋犯其凶(不要陷于凶险地)。”说的是忠正以保持谨慎。“毋迩其求(眼前小利勿看重)。”说的是君上的败亡,常因贪恋金玉马女,而不爱惜粟米货财。横征暴敛于百姓,则万民怨恨。“远其忧(远忧虑:不图眼前虑重重)。”说的是君上的亡国,经常沉溺享乐,设置倡优美女,外则沉溺于驰骋田猎,内则放纵于美色淫声,臣下懈怠懒惰安逸,百官都失其正,则烦乱以亡其国。“高为其居,危颠莫之救(居高自满不谦虚,危险巅峰跌谷中)。”这是说身居高位,自满自大,而好自我炫耀。自认其盛,自处其贤,而自封为英雄。所以其盛必失,其雄必败。君上既然自认其盛,自处其贤,以管理士民,国家烦乱,万民心怨,这是其必亡的原因。犹如从万仞山巅,堕入深渊,死而不振是必然。所以说:“毋迩其求,而远其忧,高为其居,危颠莫之救也(眼前小利勿看重,不图眼前虑重重。居高自满不谦虚,危险巅峰跌谷中)。 [2]蓄慎:保持谨慎。 [3]怼怨:怨恨。 [4]迩其乐:近于享乐,沉溺于享乐。 [5]立优美:设倡优美女,供奢侈享乐。 [6]失,通“佚”。

“可浅可深[1],可沈可浮,可曲可直,可言可默。”此言指意要功之谓也[2]。“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著业不得不多分[3],名位不得不殊方。明者察于事,故不官于物[4],而旁通于道。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是故辩于一言,察于一治[5],攻于一事者,可以曲说[6],而不可以广举[7]。圣人由此知言之不可兼也,故博为之治,而计其意。知事之不可兼也,故名为之说[8],而况其功[9]。岁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半星辰序[10],各有其司,故曰:“天不一时。”山陵岑岩[11],渊泉闳流,泉逾瀷而不尽[12],薄承瀷而不满[13]。高下肥[14],物有所宜,故曰:“地不一利。”乡有俗,国有法,食饮不同味,衣服异采,世用器械,规矩绳准,称量数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此各事之仪[15],其详不可尽也。

注释:

[1]“可浅可深,可沈可浮,可曲可直,可言可默(曲直言默随所宜,深浅沉浮可变通)。”这是说选择最佳主意,求取最佳效果。“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天不一时利不一,人不一事各有中)。”所以事业不能不分为多种,名位不能不分为多样。明智者审察事物,不专注一物,而旁通于大道。道,通达于无上高远,详审于无穷事物,运用于各种生命。所以专辩于一言,专察于一辞,专攻于一事的人,可以片面说理,而不能广泛列举。圣人由此看到,一言不能兼顾全面,所以博为说辞,而比较其意图。圣人一事不能兼容全面,所以多为解说,比较功效。年有春秋冬夏四季,月有上下中三旬,日有早晚,夜有昏晨,中星辰序,各有其主。所以说:“天不一时(天不是只有一个时辰)。”山陵岩石,渊泉洪流,支流小河无尽数,湖泊承水流不满。地有高下肥瘠,物品各有所宜。所以说:“地不一利(土地不是只有一种物利)。”乡有习俗国有法,饮食各有不同味,衣服异世用器械,规矩准绳称量度,各有所成数不清。所以说:“人不一事(人不是只有一件事)。”这是说各种事物,都有其所宜,详细内容说无穷。 [2]指意:选择意图。指(jì),同“计”,选择。要功:谋求功效。 [3]不多分:原作“不多人之”,据文义校改。 [4]官:专,主。 [5]治:同“辞”。 [6]曲说:片面学说。曲,部分,局部,片面,一面。 [7]广举:广泛列举。 [8]名:疑为“多”之误。 [9]况:比较。 [10]半星:中星。居天中的星。 [11]岑岩:山地。 [12]瀷:支流,小河。 [13]薄:同“泊”,浅水。 [14] :同“硗”,土壤坚硬贫瘠。 [15]仪:通“宜”。

“可正而视[1]。”言察美恶,别良苦[2],不可以不审。操分不杂,故政治不悔[3]。“定而履。”言处其位,行其路,为其事,则民守其职而不乱,故葆统而好终。“深而迹。”言明墨章书,道德有常[4],则后世人人修理而不迷,故名声不息。

注释:

[1]“可正而视(你的看法要端正)。”说的是分清美丑,区别优劣,必须审慎。把握区分不混淆,政治治理无灾祸。“定而履(你的事业定践履)。”说的是在其位,走其路,做其事,则民众守职而不乱,确保国统而善终。“深而迹(一步一印走下去,你的足迹要端正)。”说的是光明磊落,像木工明确绳墨尺寸,显明地写出来,道德修养有素,则后代人人讲求道理而不迷惑,所以名声长久传扬。书,著,撰写。 [2]别良苦:区别优劣。 [3]悔:灾祸。 [4]常:经常,素常,素养。

“夫天地一险一易[1],若鼓之有楟,擿挡则击。”言苟有唱之,必有和之,和之不差,因以尽天地之道。景不为曲物直[2],响不为恶声美。是以圣人明乎物之性者[3],必以其类来也[4]。故君子绳绳乎慎其所先[5]。

注释:

[1]“夫天地一险一易,若鼓之有楟,擿挡则击(天地运行有险易,就像击鼓响叮咚)。”说的是如有所唱,必有所和,所和不差,因为都合天地的规律。影子不可能替弯曲的物体表现为笔直,回响不可能替粗恶之声表现得更美。所以圣人明察事物的过去,必是以其类推未来。所以君子戒惧谨慎地行其所先导。 [2]景:通“影”。 [3]性:依文义应为“往”。 [4]类来:类推未来,预测未来。 [5]绳绳乎慎其所先:戒惧谨慎地实行其所先导。绳绳,戒慎貌。唐尹知章注:“绳绳,戒慎。”先,先导,示范。

“天地[1],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天地苴万物[2],故曰“万物之橐”。“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以为一裹。散之至于无间[3],不可名而出,是大之无外,小之无内,故曰“有橐天地”。其义不传,一典品之,不极一薄,然而典品无治也[4]。多内则富[5],时出则当。而圣人之道,贵富以当。奚谓“当”?本乎无妄之治,运乎无方之事,应变不失之谓“当”。变无不至,无有应当[6],本错不敢忿[7]。故言而名之曰“宙合”。

注释:

[1]“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宇宙橐囊裹天地,万物包容天地中)。”天地包容万物,所以叫“万物的橐囊”。“宇宙”之意,上通于天空之上,下深于地泉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笼天地,成为一个包裹。宇宙散开,可渗透到无间隙的无穷小之物,说不出其名字,是大到没什么在其外,小到没什么在其内,所以说“宇宙又包容天地”。“宇宙”之意不传,一旦整理出来,还写不满一块木板(《宙合》经文部分字数少,二百余字),然而还无人整理。概括多则宏富,及时发表则恰当。圣人之道,重视宏富和恰当。试问“恰当”是何意:本之于无妄之词,运用在无固定范围之事,顺应变化,而不失误,这个就叫作“恰当”。事物变化无不至,“宇宙”之意无不当,本末始终不离此,说出名字叫“宇宙”。 [2]苴(jū):包裹,包容。 [3]无间:无间隙。指无孔不入。可入于无间隙,无穷小(“小之无内”)之物。 [4]一典品之,不极一薄,然而典品无治:“宇宙”之意,一旦整理,还写不满一块木板(《宙合》经文部分字数少,二百多字),然而还无人整理。 [5]内:同“纳”。 [6]无有应当:疑“无”下脱“不”字。 [7]本错:疑为“本镖”,即“本剽”,意为始末。忿:“分心”二字误合为一字。

点评:

本篇是齐国管仲学派哲学大师精彩的演讲词,讲解哲学宇宙观方法论,是《管子》全部议论最深刻的精神基础和思维依据。第一段是全篇的内容提要、关键词、关键命题,以下各段娓娓道来,仔细展开,发挥篇首的提要、关键词和关键命题。

本篇篇章架构是“前经后解”。前有“经”文二百多字,是全文纲领。后文分十三个纲目,相当于二级标题。一级标题是“宙合”即宇宙,后面是对这份纲领的详细解读、论证和发挥。

篇中语句,凝聚无数事例的经验教训,升华为凝练隽永的名言警句,值得咀嚼品味。如:“有道者不平其秤,不满其量,不依其乐,不致其度”:有道者不把自己分量说得过满,不高兴过头,气度不盛到极点。“盛必失而雄必败”:壮盛极点必失落,雄强极点必衰败。认知规律务谨慎,胸怀宙合气不衰。

本文内容由小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