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是什么意思(读音乐要学什么乐器)
导语:学音乐的人必须知道“音”是什么样吗?
音乐中的“音”是音乐的基因工程,没有音就无从谈起音乐,有了音才有了一切。如:高低、长短、强弱、音色、音程、和弦、调式调性等等。
所以,为什么学习音乐的人一定要学习乐理,乐理讲的就是以音为基因的音乐理论体系。
乐理中的音,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学习和理解:
1、从音的产生来看: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几乎所有的音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来的。
2、从分类上看:作为音乐的“音”不是指自然界所有的音。因为音乐中的音是属于乐音体系中的音,这些音是可以被音乐所使用的,除此之外是不能使用的。譬如超低声波或超高声波的很多音是无法在音乐中使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噪音是可以当作音乐材料来大量使用的,譬如爵士鼓等部分打击乐就是噪音音乐,而不是乐音音乐。
3、从音的性质上来看:分为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性质。
第一、音的高低。高低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决定的。譬如以一根弦举例比较容易理解,在一秒钟内,你拨打一下,它来回摆动的次数多少,这就叫频率,这种振动的次数或频率,就决定了音高和音低;振动次数越多,音就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就越短。概念中的物体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不同长度、不同形状、不同薄厚等。如一尺长的弦和一米长的弦振动次数一定不同,音高也不同。不同薄厚的锣鼓、不同大小的乐器振动次数都不同。音高故不同。
自己画一下吧。
第二、音的长短。由延续的时间决定的。这个很好理解。
第三、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幅度和范围大小)决定的。以弦为例:同样一根长度粗细的弦,轻轻拨动和使劲拨打就是产生强和弱的效果。轻轻拨动就是振幅小,使劲拨动就是振幅大。
强弱不同
第四、音色。音色是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泛音多少决定的。譬如:物体是由铜制作的,和由木头制作的,发音就不同,音色就会有明显的差别;即使发音体都是铜制的,其体积不同,发出来的音色也不相同;泛音多少是指:每个发音体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泛音,泛音的多少决定着所产生的音是否能够形成共鸣和谐;泛音越多越好听,泛音越少越干瘪枯燥。钢琴中立式和大三角的琴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般来说,琴弦越长泛音越多,琴弦越短泛音越少。
同样是铜管乐器,形状不同,音色也会不同
4、根据音的振动规则与否,分为乐音和噪音。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乐音乐器和噪音乐器的识别,很多人,甚至很多名人名家都模糊不清。譬如编钟编磬、云锣、定音鼓、排鼓属于哪一类?这种选择很可能会凭着想当然去认为。
5、泛音也是符合音。每一个音的发响都不是一个单纯的音在响,而是由若干个音在同时响,这就是泛音列。当一个音在发响的时候,首先是它的全部体段在响,这个音就叫做基音。也就是你能很清晰地听到的那个音;除此之外,在物理学上还把一个音分别分成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等16种发音形式。这16种所发出来的所有音连同基音是同时在响。除了使用机器可以识别以外,人的耳朵是难以识别的。尽管如此,其作用和意义无亚于四大发明。有了这16种泛音列,所有的和弦就由此产生,给人的听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概念。
只做前6个泛音吧,其他以此类推
本文内容由小曲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