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玉石产地(缅甸玉石有哪几个场口)
导语:玉石从哪里来?教你认识认识缅甸玉石的厂区分布
翡翠产于当今的缅甸北部地区,位于克钦邦的西南部和实皆省的东北部一带。翡翠的产地:南距缅甸第二大城市——瓦城(曼德勒)约700公里,东距中国的腾冲、盈江、陇川等地仅300公里。其分布范围:北起钦敦江上游的坎迪一带,南至因道支湖以南的南其地区,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30至100余公里,面积约一万多平方公里。
缅甸翡翠的产地俗称玉石厂(注释:厂与场,或可通用。不过,“场”通常是指人与社会活动的地方,而“厂”则是指出产品的地方。
场口是指开采玉石的具体地点;场区则是若干场口因开采年代和相似的表现而形成的区域。不同场口的玉石有共性,也有特殊性,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场口其特性十分鲜明,以至有的特性只属于某一个场口,只有断定了它属于哪个场口,才能根据这个场口的翡翠玉石的特殊性来观察、判断这块翡翠原石的赌性。
以下几类的厂区是大场地区,其中包括很多著名的场口及一些未出名的小场!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下面几个大的厂区!
老厂区、莫罕(南其)小厂区、后江厂区(又称为坎迪厂)、雷打厂区、达木坎厂区(又称刀磨坎、打木屑)等五个玉石厂区组成。
老厂区
是指位于乌龙河中游的次生矿床,是开采时间最早的厂区,也是至今面积最大,厂口最多,种类繁多的厂区。约于18世纪开始开采,较大的厂口有27个,老帕敢、苇卡、育马、仙洞、南英、摆三桥、琼瓢、香公、莫洛根、兹波、格银琼、东郭、那真邦凹、宪典、马勐湾、帕丙、结崩琼、三决、桥乌、莫洞、勐毛、苗撇、东莫、大谷地、茨通卡、马那、格拉莫。这其中最著名的厂口是帕敢、苇卡、茨通书和马勐湾等。这些场口的玉石产量多、质量高。老厂区最深地段现已开采到第三层,约20米深。第一层为黄砂皮,第二层为黄红砂皮,第三层为砂皮。
帕敢场口位于雾露河西岸,是个条形的村镇,其中还包含许多小厂口,属历史上的名坑,开采最早。翡翠砾石的特点是砾石大小不一,大的几百千克,小的只有鸟蛋大小。砾石磨圆较好,外壳可呈黄盆砂、白盆砂。其内矿物颗粒结晶较均匀、结构细腻、翡翠的种水好、地仔细,如外壳有松花表现的,内部一般有绿且色足。老帕敢的黑乌砂,其皮壳乌黑似炭。一般种好、色好并且绿随黑走,有枯便有色。帕敢场口的石头、皮壳与玉之间常有。雾状。过渡带。
达木坎厂区(又称刀磨坎、打木屑)
该区位于鸟尤河下游,毗邻老厂区,距帕敢约30卜米,是老厂区出现一个世纪以后开始开采的,较大的厂口有11个,最著名的厂口是达木坎和烘巴。
达木坎厂区目前已挖到第三层,各厂区以出产小个头水石而著称,多数玉石重量在1-3kg之间,皮壳比较薄,种和肉质尚可,一般变化不大。主要有黄砂皮和黄红砂皮两种翡翠砾石,抛光起。钢色。受光,因而是好玉产地。
莫罕(南其)小厂区
位于帕敢厂区的南面,距会卡厂区约百余千米,沿南其河的流向,大体呈南北向分布,北起南其山的北坡脚下,南到莫罕坝区,玉石主要赋存于古河床的砾石层中。较大的场口有8个,最著名的场口是南其、莫罕、莫鲁。由于厂口规模小,玉石件头小,产量也少,因而被称为小厂。翡翠砾石多带蜡壳,其中著名的厂口如南其,其出产翡翠原石的特点是皮薄,皮壳厚度约为0.3~0.5cm.常见分层,外层为黄砂皮,第二层为半山半水,第三层为水翻砂。南其石的绿色大多偏蓝、灰,色暗,且多裂烂。色、种、水均好地较少。
翡翠砾石多带蜡壳,其中著名的厂口如南其,其出产翡翠原石的特点是皮薄,皮壳厚度约为0.3~0.5cm.常见分层,外层为黄砂皮,第二层为半山半水,第三层为水翻砂。南其石的绿色大多偏蓝、灰,色暗,且多裂烂。色、种、水均好地较少。
后江厂区(又称为坎迪厂)
该厂区因位于坎迪江一一即后江而得名,是开采较晚的一个厂区,属老厂玉。后江厂区分为南北两段,北段为雷打厂,南段为后江厂,两者虽然相隔一定距离,但是同属一条水系的流域范围,与东南方向的隆肯厂区相距80千米。有约10个厂口,最著名的厂口是格母林、佳磨、莫东阁、莫格朵。
后江厂范围十分狭他分布在长约3000米、宽150米左右的狭窄区域内。厂口规模虽小,但产量高,品种多,质量好,是不可忽视的厂区。玉石属次生型冲积、冲坡积砾石玉,主要玉石类型为水石和半山半水石。
后江厂以出产小色料而著称,其特点是单件砾石的件头小,透明度好,结构致密细腻,原石绿,所谓。十个后江九有水。皮薄且蜡壳不完整的原石地子好,而外皮淡阳绿的色正,色浓夹春的则色偏,颜色过深加工后则反黑。后江石的缺点是裂烂较多。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