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中央集权削弱原因(东汉中央官制是什么)
导语:东汉中央政权为何会被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
文丨穆 炳 森
外戚和宦官控制中央政权的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因他们专权,致使王朝灭亡的也不罕见。外戚是指皇帝的老娘家,和皇太后及皇后娘家的亲戚。宦官指的是侍奉皇帝和后妃的亲近奴仆,也称为太监。别看外戚和宦官既没有很高的文化,又没有赫赫战功,但都是皇帝身边且被信任的人。他(她)们一旦得势,那可不得了,能把朝政搅的混乱不堪,国无宁日,成为了黑暗统治的罪魁祸首。
外戚和宦官专权的事在中国历史上的东汉、晚唐和明朝时代最为突出。今天我们把东汉王朝作为例子,看看外戚和宦官是用什么方法控制中央政权的。
一、 大部分是幼年皇帝登基先来盘点一下东汉皇帝的执政时间。东汉存世一百九十五年,先后有二王,十七帝执政。其中执政时间超过三十年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光武帝刘秀,另一个是汉献帝刘协。刘协虽然执政时间长,但他是汉末的一个傀儡皇帝,没有实权。
东汉执政不到一年的皇帝就有十位,其余的几位最长的也不超过二十年。东汉的皇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继位时年龄普遍较小,大部分是儿童,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岁,最小的还不满百天。出现皇帝短命的原因,总结起来,是因为他们有病,或被害所造成的。
二、 外戚控制政权因为皇帝继位时年龄太小,往往是皇后抱着幼主临朝主持政务,由皇后变为太后。大部分太后,一方面缺乏政治经验,不知道怎样治理国家。另一方面,因为她们年轻守寡与外臣见面多有不便。于是,太后就重用自己的娘家人或近亲,让他们入朝封为高官,担任重要职务,帮助处理朝政。这就是利用外戚。
利用外戚是汉章帝刘炟开启的先河,在他之后愈演愈烈。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肈十岁继位,不能亲政,这时窦太后临朝称制,依仗亲族开始专政,东汉由外戚控制中央政权,从此拉开了序幕。
“外戚”大都是出身于名门望族或世家,他们进入中央统治机构,又掌握兵权,牢牢控制着政府权力中枢,往往是家族一门尽封侯爵,地位极为显赫。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外戚有了权力,他们的宗族、宾客,甚至亲戚的七大姑八大姨统统被安排到各地的州郡做官,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强大关系网。因朝中有靠山,这些官员便有恃无恐,胡作非为,大肆搜刮财富,搞得朝廷和地方乌烟瘴气,鸡犬不宁,百姓怨声载道。
东汉外戚专权者,最典型的应属梁冀。
梁冀是汉顺帝刘保的顺烈皇后,和汉桓帝刘志皇后的哥哥,“官拜大将军,袭乘氏侯”,执掌朝政大权。他先后控制过汉顺帝、汉冲帝和汉质帝等三个皇帝,并毒杀了汉质帝刘缵。梁冀在朝,堪比秦时的赵高,专横跋扈,无人敢悖。《后汉书》中记载:梁冀专权二十年,“威行内外,百僚侧目。”
由于梁冀的两个妹妹都是皇后,他的权力堪比皇帝。当时梁家一门,先后有七人封侯,出了三个皇后,六个贵人,两个大将军,三个驸马,担任其他官职的还有五十七人,其亲信势力遍布中央和地方,权力渗透到各个角落,达到了东汉外戚专权的巅峰。
像梁冀这样外戚专权的例子,在东汉时期还有很多,汉末外戚何进就算得上一个。多行不义必自毙,外戚们的行为恶贯满盈,人神共愤,最后不是被皇帝计杀,就是被大臣群弑,都没有好下场。
三、东汉的宦官是怎样崛起与专权的小皇帝是要长大的,长大还要亲政,这就必须脱离外戚的控制。要清除尾大不掉外戚势力,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很自然要与其发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会斗得你死我活。当时朝廷内外掌权的,大多是外戚和他们的亲信以及依附他们的人,皇帝没有可利用的力量。这样只有依靠与皇帝朝夕相处,又忠实于自己的奴仆——宦官(太监),来帮助夺回政权。这样做,皇帝虽然可以夺回皇位,但是,这也给宦官提供了登上政治舞台并专权的机遇。可见宦官集团是在皇帝与外戚斗争的夹缝中,逐渐增强自身实力进而把持朝政大权的。
宦官在支持皇帝反对外戚专权的斗争取得胜利后,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权力增大。他们利用能够接近皇帝的有利条件居功自傲,胆大妄为,甚至把自己的主意诡称是皇帝的旨意而强制推行。宦官们为了个人的利益互相利用,狼狈为奸,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政治集团。他们干预朝政,专横跋扈,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甚至架空皇帝,从而代替外戚牢牢控制了中央政权。
东汉宦官势力较为猖獗的时期,是汉桓帝消灭了梁冀外戚集团,宦官单超等“五侯”被重用之后。
单超、唐衡、行黄等五个宦官帮助皇帝刘志摧毁了梁冀外戚势力 ,立了大功,桓帝封他们为侯,并给予了很大的权力,当时被称为“五侯”。因单超灭梁冀时出力最大,又被封为车骑将军。宦官们军政大权在握,也随之垄断了朝政。
在之后的几年中,五侯按他们的意志来左右汉桓帝,把皇权窃为己用,肆意妄为。总之,五侯控制政权时期,弄得东汉政治更加混乱不堪,比外戚专权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东汉宦官专权屡刹不绝前面说过,由于东汉皇帝继位年龄过小,造成了外戚和宦官专权。这个毒瘤各届皇帝都想摘掉,可是一代更盛一代,直到东汉灭亡都没有被革除。
这不,“五侯”被汉桓帝裁抑后,朝中又出现了侯览、苏康等新的一轮炙手可热的宦官。他们除了像五侯一样无视皇帝,控制中央政权外,还随意更改朝廷用人制度,并利用买官卖官的方式,把亲信和顺从他们的人,攥拔到政府部门和地方任职,使得冗官为患。这样就堵塞了世子与太学儒生的进士之路,从而引发出了新的社会矛盾。
宦官们还假借皇帝的权力极力打压“清流派”(正直官员),使朝臣中的两派发生激烈争论、相互攻讦、倾轧多年,从而发生了东汉时期的“党锢事件”。党锢事件,不但造成朝廷内部的更大分裂,矛盾进一步加深,而且使东汉的政治更加黑暗,统治岌岌可危。
汉桓帝之后,汉灵帝、汉少帝(史称弘农怀王)以及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宦官来维持政权,使得东汉朝政日臻混乱,国势江河日下,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致使群雄四起,军阀割据,东汉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四分五裂了。
东汉中央政权为什么能够被外戚和宦官所控制,其实关键就两条:一是皇帝年幼,不能亲政,外戚趁帮助处理朝政之机,控制了中央政权;二是皇帝长大后要亲政,便利用身边的宦官来摧毁外戚专权集团。事情成功后,宦官被重用,从而把持了朝政大权。由于外戚和宦官轮番专权,把东汉社会矛盾推向了顶点,其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本文内容由小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