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坟诗经译文(诗经汝坟的意思)
导语:诗经10-2汝坟注释3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1.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2.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3.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 □□□■ □□◆■ □□□■ ng+i
□□□◆ □□□■ □□◆■ □□□■ ng+i
□□□■ □□□■ □□□■ □□□■ i
注释:
1、条枚、条肄,大概指的是树枝,但两者有何区别?自古以来,所有注释家将枚=树干、树枝,将肄=砍伐后重新长出来的树枝,对于后者,我不反对,但对于前者,枚=树枝、树干,我是有不同意见的。
我认为枚=枯枝,肄=嫩枝,条=树枝。条枚=枯枝、没有叶子的枝条,条肄=长有嫩叶的新枝。
有的注释家将条=楸树、楸木,我是极为不赞同的。
甲骨文金文條从攸,攸从手,手古音do, 攸 古音do,條古音do,这是一脉相承的。如图:
但问题是,在 攸-->條的演化演化过程中,攸的手/攴pu部分逐渐讹变为止的反写、夂zhi字,也就是说,手字变成了脚字。但是在甲骨文字典中,将條的甲骨文释读错了,那是另外一个字: 杫 zhi。见图中红色框内部分:
这个字,以往的甲骨文字典将其释读为條,大错特错!分明是木+止,也有一些甲骨文字型加了行(彳chi亍chu)旁,表示与道路、走路有关,而止本身也与脚步、走路有关。那么为什么我可以肯定这个字就是木+止=杫呢?
因为,除了构字法上的一致,还有字义的一致,杫的含义如下:
杫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音賜。【廣韻】肉机。【方言】俎几也,蜀漢之閒曰杫。
又【正韻】初寺切,音廁。義同。
又【集韻】【類篇】想氏切,音徙。同。木名,可以爲器。
又【集韻】渚市切,音止。板施於礎上柱下者。
--------如上,按照基柱下面的板子理解,这不就是甲骨文木+止=杫的本义吗?
脚在上面,木在下面,道路在旁边。
2、前两阙区别很小,最大的区别在于未见vs既见,未见之前,愁得如同白天饿肚子;见了之后,感到宽慰,(死去的丈夫)并未远去,不我遐弃=不我远弃=不远弃我,其中遐=远。
有的注释家将其理解为(独居的妻子)希望(刚见完面的)丈夫(漫漫征途)不要抛弃她、不要把她一个人留在家中。我认为,这是极不符合实际的,如果真的如同他们理解的那样,丈夫从军已经远去,那何以独居的妻子沿着所谓的汝河,所谓的伐新砍柴,一路负重,背着柴火去见丈夫?而且丈夫在远征打仗,最起码在戍边,那驻扎地或战场就在汝河边啊?再说了,就算真的是这样背着柴火去见丈夫,那凭什么要求丈夫回家?不知道法律吗?或者,凭什么随随便便一个家属可以看望军营里的丈夫?甚至,凭什么看完丈夫了还有这种非分之想:希望丈夫不要远离自己?或者希望丈夫回家?这一切,都不合法度,也不合逻辑。
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样:寡妇每年要去上坟两次,看望自己已经埋葬的丈夫,一年两次,秋冬一次,春夏一次,因为条枚=没有叶子的枝条,条肄=有嫩芽的枝条。那么,一个对应于清明节(条肄),一个对应于重阳节(条枚)。这是合理的,因为古代祭祖确实有春秋两次。
主人公(寡妇)没有给死去的丈夫上坟时,感到心里忧愁,与白天饿着的感觉一样。饿着是什么感觉?就是有一点眩晕、有气无力、不想说话。等见了丈夫(上了坟)之后,感到丈夫没走远,就在身旁。
关于坟上的树苗,确实古代有讲究,是需要拔掉或修剪,避免树木影响棺木或风水。
本文内容由小思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