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在临死之前大声呼喊黛玉她为何要这样做呢(贾母死前大喊黛玉是何含义)
导语:贾母在临死之前大声呼喊黛玉,她为何要这样做?
在红楼梦中,贾母可以说是天下第一老太太,平日里含饴弄孙,和孩子们相处得很愉快,无论是宝玉黛玉还是贾府的三春,都得到了老太太的呵护,就连史湘云也时不时地被接过来小住几天,但是在众多的孙辈中,贾母最疼爱的还是林黛玉。
在林黛玉初进贾府,贾府就怜惜地说过,在所有子女中,最疼爱的就是林黛玉的母亲。无奈贾敏早逝,她只好把这份爱转移到林黛玉身上,林黛玉得到了双份的爱。
贾母对林黛玉的牵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眼看林黛玉年龄越来越大,如果和贾宝玉结合在一起,贾母会走得没有牵挂,但是她的良好心愿受到了阻挠,王夫人和薛姨妈打出“金玉良缘”这张牌是横亘在贾母面前的一道难题。
虽然贾母是荣国府金字塔尖的人物,但是对于贾宝玉的婚事,她的话语权比不上王夫人,毕竟婚姻大事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尤其王夫人背后还有元春这个宫里的娘娘做后盾,贾母眼看年事已高,及早把黛玉安顿好,才是她心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所以在第29回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怄气闹别扭的时候,贾母内心产生了近乎崩溃的无力感,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我这老冤家是哪里的孽障,偏遇到了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几时我闭了眼,断了这口气,凭着他们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咽不下这口气。
听听,老人咽不下这口气。要说林黛玉和贾宝玉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那是常态。贾母心疼着急是常理,为何唯独这一次贾母这么脆弱无助,甚至连想死的心都有,还抱怨着哭了呢?
要说贾母可是经过大世面的人,她自己也曾经说过“从进了贾府的门坐重孙子媳妇起,连头到尾五十四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情也经了些”。眼前宝黛二人吵架,却给贾母带来如此大的烦恼,那背后的原因一定是在她心里有非同一般的事情,她才会如此表现。
我们看这次吵架发生的时间,是端午节元春赐礼之后,清虚观打醮归来。
端午节元春赐礼,独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礼物一样,这是元春作出指婚的暗示,虽然没有明确的下“懿旨”,但是表明了自己的倾向,很明显支持王夫人,这不能不给贾母带来压力,毕竟元春的意志是不能违抗的。
接着在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贾母三言两语打发了“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
不假思索地回绝表明贾母根本不关心那个女孩家世如何,她心里早有林黛玉是一方面,再一方面她以宝玉年龄还小为借口,用拖延战术为林黛玉做争取。
在这个事情上,她是孤军奋战,没有人可以和她商量,她需要时间。
但是在她没有想到好办法的时候,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却因为张道士提亲而大吵大闹。这样无疑将两个人的恋情公布于众,越闹越没有回旋的余地。她能想到的是,张道士提亲就这样大闹,如果元春下旨那会出人命的,所以贾母着急地哭,内心近乎崩溃。
贾母第二次流泪还是因为贾宝玉和林黛玉。
第五十七回中,紫鹃用林黛玉回苏州试探贾宝玉,引得贾宝玉痴狂发作“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死了大半个”,贾母知道原因后,流泪说紫鹃“你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么”
贾母此次流泪,不是心痛,依然是恐惧担心,她担心的事情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个人的恋情在这样的轩然大波中,被所有人看到眼里,那么王夫人和薛姨妈那方就会加快他们的进度促进金玉良缘。
贾宝玉此次发作,更是将他们的恋情公开化,贾宝玉日后要和林黛玉在一起,是荣国府人们的共识,但是这样把贾母推向了两难,又惊又怕的心理下,贾母再次流下了眼泪。
其实在元春省亲后,贾母也有所行动。元春赐礼,贾宝玉没有在家,正好贾宝玉出去和薛蟠喝酒。
贾母安排贾宝玉第二天一早五更天专门进去给元春谢恩,之所以这样安排,贾母有她的心思,那就是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礼物不一样的问题,以贾宝玉的性格一定会问问清楚,这样他就有机会让元春知道他的想法是钟意于林妹妹而不是宝姐姐。毕竟元春对贾宝玉这个弟弟很疼爱,自然也会考虑他的意见和看法。
我们看后来书中元春没有再提贾宝玉和薛宝钗的事,虽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变化,但是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贾母需要的是时间和时机,再找良策。
贾母的两次落泪,都是为贾宝玉和林黛玉而流泪,她心目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人,尤其是孤苦无依的林黛玉。然而后来事情变化,让贾母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林黛玉在贾宝玉大婚之际魂归离恨天,这不能不说是贾母心中的一大憾事。
在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人在临死前念叨的是自己最放心不下的人和事,所以我们看到史铁生在怀念母亲的文中写到“母亲去世时,说着我还有一个瘫痪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牵挂。
著名的吝啬鬼严监生在临死前伸着两个手指头不肯咽气,实在是因为灯里点了两根灯芯,怕费油。因为吝啬是他的标签,在他心里金钱是最重要的。贾母因为对林黛玉婚事的遗憾,对林黛玉的牵挂让她在临终前大喊黛玉是同样的道理。
本文内容由小里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