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呢(春秋为什么叫春秋而不是冬夏)
导语:《春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
东周的春秋不是一个王朝的独立存在,而是后人对“东周”认知的阶段。主要起因应该是《春秋》这本书。
1.教材。《春秋》的作者是孔子。孔子不是史官,但书里面记载的历史,也是他瞎编的内容。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这样:孔子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但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所以最后就想到了“教书育人,传业授道解惑”这事。教育要办学,办学就要有教材,《春秋》便是他采用的一本教材。
这本教材主要记录当时发生的各种事实,然后按照从周礼的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用他的政治理想来评价好坏,所谓的“微言大义”。他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思想,也就是后世说的“春秋笔法”。一般来说,史官的主要工作就是客观记录事实,不能加入主观的评判,因为评论会影响后世对事实的认知。孔子的《春秋》重在说道理、明是非、立礼仪。史实只是他传达“观念”的一种载体。
2.那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呢?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有史官负责记载各家的历史。但鲁国比较特别,他是周公的国,比较重视也擅长这一项工作,他们负有汇总各诸侯国历史的“职责”。所以每年春季、秋季两次,各诸侯国的史官都去鲁国,汇报半年的情况,互相呼应修正。这是当时史官界的一个盛典,相当于现在的高峰论坛。结合孔子当时的处境和需要,他一定经常参加,经常接触史官,所以近水楼台便用这些内容做教材。
3.发扬光大。开始,儒家和百家一样,没什么特别,但是孔子教授的学生过了几代后,儒家的影响力就变得很大。儒学不是官学,而是民学,有教无类,又通俗易懂,什么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所以学习儒学的人越来越多。此时,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升级。就像现在学校出现辅导丛书一样,《春秋》也需要辅导书进一步丰富。后世的弟子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加入新的内容补充并丰富了《春秋》,形成很多本类似辅导读本。其中流传下来并影响深远的有三本:《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他们各有各的侧重点。
《左传》的影响最大,也叫《春秋左传》,作者据说是左丘明。左丘明不姓左,他姓丘,左是他的官职——左史。当时的史官分左史右史,一个负责记行为,一个负责记语言。他是正紧的史官,所以《左传》才是春秋时期的真正史料。他出生的年代和孔子差不多,比孔子小几十岁,不知道有没有接触过,但一定是受到《春秋》的影响。《左传》对照这春秋写,记载的事实更加详细,远超越《春秋》的内容,除了解释对应的内容外,还记载了很多《春秋》都没提到的事。另外,时间跨度也更长,感觉就是借了《春秋》的编年体和知名度。我甚至怀疑《左传》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写,但左丘明在其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左传》因为挂名了儒家教材,变成民间读物,躲过了被秦人毁灭的厄运,而成为中华的历史瑰宝,是目前研究先秦历史的主要参考书。
第二本叫《春秋公羊传》,作者是孔子的徒孙——公羊高(子夏的弟子),这本书可能是家族读物,据说是公羊家族口口相传下来,到了西汉才成书。这本书的时间也严格对照《春秋》,但与《左传》侧重历史事实不一样,它侧重思想理论。
第三本叫《春秋谷梁传》,是孔子的徒孙,一个叫谷梁赤的儒生编写,可能子夏有参与进来。同样,书的起始时间也是对照《春秋》,开始也是口授,然后到西汉才成书。《谷梁传》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观点和《公羊传》很不一样。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