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损耗的影响因素(自我损耗模式的两个显著特征)
导语:自我损耗是如何影响个体使之对手机产生依赖行为的?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在这个移动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如娱乐、社交、办公等日益多样化的功能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其带来便利与快捷的同时也渐成为了一种负担。
手机使用越来越演化为与目标和义务相冲突的“欲望”,手机依赖已渐成为现代人一个不容忽视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被大量证实会对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该问题现象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对此作出有效预防和干预是必要的。研究遂聚焦于手机依赖群体,拟探究其产生手机相关渴望和需求的潜在动因。
手机依赖者的内疚感对其自我损耗效应的缓解作用
研究通过内疚启动的方式探究克服自我损耗效应的方式。通过划‘e’任务以及回忆书写任务来启动手机依赖者的自我损耗以及内疚体验。
探讨内疚感启动是否能缓解自我损耗对手机依赖者的负面效应(渴求感增加),以及其如何影响不同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
首先,研究的结果发现,低特质自我控制组被试损耗后增加的手机渴求感显著高于高特质自控组,即自我损耗后效在不同特质自控的手机依赖者上存在差异。
其次,研究发现,相比于没有启动内疚感的控制组,内疚感启动组在损耗后的渴求感改变分数上显著下降。
这说明内疚情绪的引发能够一定程度地补偿人们的自我损耗状态,使后续的不利影响得以调控。即内疚情绪能够缓解自我损耗对渴求感的促进作用。
从内部资源恢复来看,有此结果或许是由于当手机依赖者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其自身内疚感的启动一定程度激发了内在紧张程度。
同时个体产生强烈的想摆脱内疚,恢复良好自我的需求。
这会驱使个体提升自控资源以期在后续行为反应上表现良好自我,即避免自己对依赖物的渴望和使用,也就缓解了自我损耗效应的影响。
此外,从动机转化来看,可以用自我损耗的过程模型理论来解释。
过程模拟认为自我损耗效应是不同动机的相互关联和迭代的结果,在这过程中,自我损耗后的个体参与自我控制行为的动机降低,对接近奖励和即时享乐的需求增加。
手机依赖者的手机使用体验就是愉快的、享受的,而内疚感作为一种补偿不当行为的自我惩罚。
会激励人们抑制其对享乐的寻求,会一定程度减少手机使用的乐趣和动机,以此消除随后的欲望以及行为。
经历了内疚的手机依赖者会预期即时的享乐不会带来心理裨益,将会减少手机使用的动机并转化为自我控制的动机,使自我损耗状态得以恢复,从而改善自我损耗后效。
其次,研究的结果还发现,特质自我控制与是否启动内疚感在增加的渴求感上存在交互效应。
即内疚感对自我损耗效应的缓解作用在不同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中存在差异。
具体来说,那些低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在内疚感启动后其损耗后的渴求感增加程度得到显著缓解。
而高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在启动内疚感后虽也一定程度降低了渴求感,但未达显著性水平。
这说明,通过诱发内疚情绪来补偿上述损耗效应的策略,可以更有效的在低特质自控的手机依赖者身上体现。
我们在研究二中发现,对于高特质自控水平个体,在渴求感改变分数上的损耗效应仅呈边缘显著。
也就是说,高特质自控的手机依赖者相较之下较少受到自我损耗的影响甚至可能不受显著影响。
那些具有高水平自控能力的人本身就拥有比其他人更丰富的自控资源,所以即使其在先前的损耗活动中消耗了一定的资源。
但消耗的自控资源与其总量相比对个体的影响并不大,那么此时内疚感启动的发挥空间和影响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甚至无法体现。
研究的结果在手机依赖群体中证明了内疚感对损耗效应的缓解作用。
比如,Xu等人的研究表明,引发内疚感可以克服自我控制的损失,以及缓和损耗效应作用于个体亲社会倾向的不利影响。
Lowe和Haws的研究发现,高内疚感将提升个体忏悔后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减少后期失控的非理性决策。
Boring,Du等人,陈彩琦等人以及聂衍刚等人的研究均发现了诱发内疚感能有效补偿缺失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缓解参与者自我损耗对他们的不利影响。
前人研究虽证实内疚感对自我损耗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但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领域和对亲社会行为的探讨上,目前还没有考察过内疚感启动在手机依赖领域的影响。
研究结果既丰富了不同领域下内疚启动的缓解作用的有效性,也为手机依赖者渴求感的调节提供了策略。
研究贡献
研究结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理论方面:
研究结果证明了自我损耗似乎在手机依赖的发展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可能是一个可行的干预目标;也一定程度丰富了对手机依赖者渴求感的影响因素的探讨。
拓展了手机依赖领域的自我调节策略研究,同时也为自我控制能量模型的恢复假说提供了证据。
而对于实践方面,研究结果启发我们:
对于手机依赖者,一味的盲目控制自身对于手机的依赖也许并不可取,会适得其反消耗大量自控资源导致对手机使用的渴求更加强烈,从而增加自我控制失败的几率。
其次,手机依赖者如果想要有意识的控制自身对手机的依赖应该采取一些措施,避免自我损耗的发生,比如研究中对于内疚感的启动是一种有效的唾手可得的策略。
最后,手机依赖者,特别是特质自我控制较低的手机依赖者,应注意自身意志状态的稳定,在进行了需要大量意志、注意或认知资源参与的日常活动后,应即时调整。
从自我资源耗竭中恢复过来,避免自身损耗状态对手机滥用欲望的促进而加剧“上瘾”程度,导致一些不利身心健康的消极后果。
此外,在学校教育方面,关于手机使用下的自控力缺失问题可以说渐成为目前教育界面临的显著挑战。
对于有更大的时间弹性和更多的可支配时间的大学生群体,以及心智不成熟较容易受网络诱惑的中学生群体,他们更可能高频率无节制的沉迷于手机。
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为学校以及家长提供了思路,对于手机使用问题方面的干预,可以从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入手。
而对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可以从强化内疚感体验这个方面着手。
例如,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主动以及严格遵守自我计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一定程度让这种意识与适当的内疚体验联系在一起。
研究不足与展望
(1)手机依赖渴求感评估指标单一。
研究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来测量心理渴求感,这种自陈报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目前已有研究者通过生理指标和神经生物学指标来表征渴求感的变化,未来研究可以结合起来研究手机依赖者渴求感心理、生理和神经层面的相关性。
(2)缺乏对自我损耗效应机制的探索。
研究发现了自我损耗对手机依赖者的手机渴求感的影响效应,以及该效应在不同特质自我控制群体中的差异和缓解该效应的方式——内疚启动。
但是这种影响效应的机制可能是什么研究并未涉猎,这也是我们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的方向。
(3)研究三对内疚感的启动程度要求不足。
研究发现了内疚感启动可以调节自我损耗和渴求感的关系,缓解自我损耗对渴求感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每个被试启动的状态和程度控制不足。
我们可以假设,轻微的内疚感启动可能不足以补偿被试的损耗后效。
而内疚感作为一种带有痛苦成分的焦虑感,过于强烈的内疚启动也许还会适得其反地加剧被试的损耗后效而非缓解。
因此,未来研究应对此进行控制,或直接分析、验证不同程度的内疚感启动在自我损耗与渴求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
(1)自我损耗促进手机依赖者渴求感的增加;
(2)自我损耗对渴求感的影响在不同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中存在差异,低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更易受到自我损耗的影响而产生更高的渴求感;
(3)内疚感启动能够缓解自我损耗对渴求感的促进作用;
(4)内疚感启动对自我损耗效应的缓解作用在不同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中存在差异,低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在内疚感启动后其自我损耗下的渴求感增加程度得到显著缓解。
而高特质自我控制的手机依赖者在启动内疚感后虽也一定程度降低了渴求感,但未达显著性水平。
本文内容由小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