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不是俗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是什么意思)
导语:俗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真的是这样的吗?
华夏之地,悠悠五千载,孕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磨砺,变得更加精湛,流传至今。俗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流传了数千载,成为了农村很多家庭的饭后谈资。
有这么一句俗语,相信大家都听过,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真的是这样吗?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相信这样一个场景家家户户都很常见:一个孩子闯祸了,妈妈闻声赶来,一手提着擀面杖,一手提溜着小孩的耳朵,说:“你是不是又皮痒痒了,真是三天不打你,你就上房揭瓦呀”。那么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鲍氏有两个孩子,非常顽皮,兄弟俩每天不是在村子里追鸡,就是去大路上撵狗。村子里的人都很讨厌这两个小孩子,农户里的鸡鸭一见着他们撒腿就跑。欺负不了小动物们,这两个兄弟便去菜地里祸害蔬菜,乱踩秧苗。
他们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做生意,便只有母亲管教他们,所以母亲知道了,往往会把这两个兄弟狠狠地揍一顿,兄弟俩便老实了半天,但是第二天仍是会出去惹祸。秋雨连绵,眼看着收成的日子到了,田里的庄稼也都熟了,但是孩子们的父亲却摔断了腿,回不来了。
鲍氏只好一个人撑起了家里的重担,每天也不管孩子了,早早下田收割,直到天黑了才回到家里。一日,鲍氏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躺到了床上呼呼大睡,突然间感到脸上有冰凉的水滴落,睁眼一看,便看到头顶的瓦片不见了。
鲍氏很生气,一想就知道是自己家中那两个顽皮的小子干的,便连忙冲到兄弟俩的房间,边打边骂“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后来,这句话传到了邻居家里,便成为了描述小孩子调皮的俗语“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断机教子那么古人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采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方法吗?其实不然,孟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就很正确。一日,孟子下学回到家中,孟母便问他:“今日学得怎么样”,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和过去一样”。
孟母看到他的样子,就很生气,一把用剪子把刚治好的布剪坏了。孟子很少见母亲发这么大的火气,便问母亲原因,母亲哭着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
从那以后,孟子便谨遵母亲教导,认真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儒,受世人景仰。后世有德行的人便称赞孟母教导孩子有方,是当之无愧的贤母。
说到这儿,相信大家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句俗语的来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教育孩子不一定要相信“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说法,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 ,对应的教育方法也不相同,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培育出大国之才。
大家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这句俗语怎么看呢?在文章下方留言讨论一下吧!
本文内容由小美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