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别岁》古文岛译文(苏轼别岁古诗的意思)
导语:苏轼《别岁》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赏析:
《别岁》从别字着眼,十六句,四句一节。第一节用故人之别引出别岁来。故人离别,即使远去千里,还有再见的机会,但临别时总还有迟迟不忍离别的情意。而“岁”却一去不可复追,临别更应郑重对待,这就说明“别岁”的风俗非常必要。既已点明别岁,本来可以接写风俗,但那样就太平直了,作者却就“岁行那可追”一句逼出下面四句,把惜别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第二节多化用古诗乐府的成句,如《古诗十九首》“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之句,《古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之句,《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句。孔子叹息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所以要爱惜时光,自强不息。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多类似的感慨。如李白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白居易诗云:“去复去兮如长河,东流赴海无回波。”苏轼无疑受到了这些诗句的影响,而他却用极平易的语言,表达得恰如其分。这第二节既是承上节末句,把与岁月之别写得如此感慨深沉,又为下节正面写“别岁”的欢饮蓄势。
第三节正面写别岁会饮的场面。东邻、西舍、酒熟、豕肥是互文见义,遥遥呼应《馈岁》篇“农功各已收”一句。而写欢饮一点即收,和前首“为欢恐无及”呼应。三句写热闹欢饮,末句却一落千丈,拍回上两节的无可奈何心情。如果是凡手,这一节大概要着力铺写,而作者却只用两组对句一笔带过。写到这里,似乎题意已尽,忽然又从今岁感念明岁,和一、二两节呼应,使感慨更加深沉。犹之图画,层峦叠嶂,使人有丘壑无尽之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忽出新意,意虽辛酸,语却略带幽默,这是苏诗后来的一大特色。纪昀批苏诗称赞“此首气息特古”,又评这最后一节说:“逼入一步,更沉着。”赵克宜评价此诗:“沉痛语以警快之笔出之,遂成绝调。”这些评论都较中肯。这首诗一方面反映出苏轼青年时代学习汉魏古诗的语言气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苏轼在立意用语方面的个人风格,不像在七言古诗里那样笔锋犀利、才气逼人,而是才情内敛,耐人回味。
本文内容由小梓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