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教育实验的例子(教育方面的实验)

导语:这几个实验或研究,你若真看明白了,教育孩子还发愁吗?

这几个实验或研究,你若真看明白了,教育孩子还发愁吗?

原创 阚兆成 泰安家校共育

当今社会,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养育,但是,由于我们还缺乏许多对教育孩子方面的正确认知,导致问题层出不穷。给大家提供几个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实验与研究,你或许能受点启发、有点帮助。

01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1966年,美国诞生了著名的“科尔曼报告”也称“教育机会均等报告”。

1965年,科尔曼等人发现黑人学校的学习成绩普遍低于白人学校,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教学设施、教师水平、图书配置几乎等同的情况下,黑人学生的学习水平仍然较低。

于是,他们对白人和黑人家庭展开了大量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与人种关系不大,与家庭背景、家庭环境的关系很大很大,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报告提交国会后得到高度重视,从1966年开始,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我国今年才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的起步较晚,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是一个比较长期的任务。

02

三岁前是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时段

大脑生理学及遗传学的研究逐渐证实了,人的能力与性格在0~3岁间的幼儿期就已大体形成了:

大脑的重量在出生时350—400克,6个月后就增为出生时的两倍,3年就增至大人的80%,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脑细胞之间的互相联结约在出生至3岁之间,已经完成70%~80%。神经网络需要大量刺激来建设,受到的有益刺激越多,脑细胞的互相缠结越丰富,神经纤维就能连成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网络,人就越聪明。

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岁前的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是在家里。这更加说明家庭养育的极端重要性,等到上学再重视真的有些晚了。

03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条件的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一对双生子,其中一个孩子从出生后48周起,每天做10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6周。在此期间,另一个孩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第53周起开始训练。第一个孩子经过6周训练后,能熟练地爬上五级楼梯,而第二个孩子在训练2周之后,便轻而易举地赶上了第一个孩子的水平。由此,格塞尔得出如下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这个实验表明,儿童成长受生理和心理成熟的机制制约。

我们的口号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欧美国家的理念是“晚上一年学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沉重的负担,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晚上一年学可能改变很多孩子的人生轨迹。

04

通过强化训练获得的“泡沫优势”是靠不住的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曾经做过试验:

把175个小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则从孩子出生三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超前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的智商平均要高出15点。然而,他们在继续跟踪后发现,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小学四年级以后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甚至超过了实施超前教育的孩子。

在某些方面提前进行教育和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些方面会占有一些优势,但这种优势完全靠人为的力量,是不会持久也不可能持久的。

05

不科学的早期会影响儿童的协调发展

前些年,杭州大学和日本的大阪教育大学、筑波大学联合进行了中日两国幼儿认知能力比较研究。

中国和日本的三岁至七岁的儿童认知能力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十八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时间、序列等能力比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要强。这充分暴露了中国幼儿早期教育中的误区——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字、文字为主的所谓的早期训练,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发展超前,从而影响了幼儿大脑的左右均衡、协调发展。

幼儿教育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教育,玩什么、学什么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些孩子一生的差距可能就是在幼儿教育时期产生的。

06

早期发育男孩比女孩晚半岁至一岁

有关研究显示:

男孩早期生理、心理发育均落后于女孩,3.5岁女孩的大脑语言区相当于5岁男孩的水平。

英国学者杰夫•哈曼对男孩的心理落后提供了量化结论:

在11岁时,男生口语能力、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育水平分别比女生晚11、12和6个月。

教育受制于孩子身体成长与心性成长的规律,大部分男孩家长急于让孩子早上学,不遵循男孩的成长规律,亲手导致了男孩危机的产生。

07

入学年龄与成绩有关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有位经济学家,从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资料中发现,入学年龄与成绩有关:四年级学生中,年龄相对较大的孩子的测验成绩比年龄较小的孩子的成绩要高出4%~12%,这一点差异就可能使两个孩子的后来发展不一样;到大学时,研究者发现年龄相对较小的同学的学业成绩比年龄大的同学少了11.6%。

父母不必急着让身心还未准备好的孩子去入学,学得早不如学得好。

08

教给孩子的东西是有顺序的

石头、沙子和水的实验揭示了什么道理。

在一个课堂上,教授给学生们做小实验,拿一个广口瓶,把拳头大小的石块,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34;

所有学生应道:&34;。

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34;他第二次问道。

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34;,

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34;

&34;学生们大声说。

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抬头看着学生,问道:&34;

将一个瓶子先装满稍大一点的石块,还能装一些沙子等细小的东西,如果先装满沙子,石块等大一点的东西就装不进去了。

同理,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应该先装理想、人格、品德、习惯等大东西,然后再装知识、方法、能力等小东西,这样的人生才有顺序和韵律。

09

被期望的暗示或许影响一生

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心理实验,用以证明期望是否会对被期望者产生重大的影响。

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在学生中煞有介事地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然后,他们列出了一张学生名单,声称名单上的学生都极具潜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八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快,性格更为开朗,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比以前融洽了很多。

事实上,他们所提供的名单完全是随机抽取的,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并随之将这种暗示传递给学生。尽管教师们悄悄地将这份名单暗藏心中,却在不知不觉中通过眼神、微笑、言语等途径,将掩饰不住的期望传递给那些名单上的学生。

学生受到教师的暗示作用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充满激情,在不知不觉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变得越来越优秀。

10

优秀的孩子是少数的

祖师爷孔老夫子弟子三千,才72贤人,优秀率是2.4%!

现在高考985院校录取率2%左右,211院校4%左右。

为人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无可厚非,大部分孩子做一个幸福的平凡人也挺好。

11

懂得知识越多养育孩子越从容自信

一位心理学博士妈妈说:

“我了解婴幼儿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比如宝宝满月后越来越爱哭,6到8周达到顶峰,4个月之后会减少,变得慢慢镇定。所以,当宝宝变得爱哭,我并没有很焦虑,也没有怀疑自己哪里做错了,因为我知道绝大多数宝宝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她把这个常识告诉家人,大家在宝宝哭的时候都能保持比较平稳的情绪。

了解宝宝发展规律,能让自己比较自信和从容,有底气、有预期。

一定要学习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有实验基础的东西,人云亦云、坊间八卦的东西多数是不靠谱的,养孩子和种庄稼不一样,庄稼一季不好可以等下一季,养孩子就一次,错过了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本文内容由小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