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恭两汉之交的第一忠义国士是谁(刘恭两汉之交的第一忠义国士是什么)
导语:刘恭:两汉之交的第一忠义国士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一位忠义无双的国士——豫让,他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豫让的忠义精神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士人的精神信条,两汉之交的刘恭就是其中之一,刘恭的一生都在践行“彼以国士待吾,吾以国士报之”的乱世初心。
士为知己者死
落魄宗室家族里的“幸运儿”刘恭出生在一个落魄的宗室贵族家庭,他的先祖是西汉城阳景王刘章,也就是刘邦庶长子齐王刘肥的次子。刘章在吕后去世之后,为铲除诛吕,恢复刘氏的斗争中立下大功,虽然后来支持哥哥刘襄继位的计划破产,但是后来的汉文帝还是将刘章封为城阳王。
刘恭的祖父刘宪在汉元帝的时候被封在式县(今山东省宁阳县)为侯,刘恭一家从此就是西汉的式侯。但是刘恭的侯府少爷生活没有过多久,王莽就篡汉称帝建立新朝。于是刘恭一家的式侯爵位就被废黜了,一夜之间刘恭一家就从宗室侯爷变成了式县的平民。
经历巨变的刘恭一家迅速家道中落,这从刘恭三兄弟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刘恭和二弟刘茂的名字听起来还是一个正常宗室家族子弟的名字,而出生在家道中落之后的三弟却叫刘盆子,这典型就是一个平民甚至贫民家庭才可能叫的名字。
而之所以说刘恭还稍稍幸运一些,是因为刘恭年纪最大,还短暂接受了侯府的贵族教育,史书称其在少年时期读过几年《尚书》,并且评价其略通大义,这可是和光武帝刘秀在太学的课程和评语都一模一样,由此可见刘恭在当时的乱世中还算掌握了一些知识,能够让他乱世中有一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而反观他的弟弟刘盆子却只能做一个放牛娃。
更始帝刘玄
从乱世飘萍到重回侯爵生活在新朝的刘恭三兄弟估计从来没有想过要重新成为侯爷,毕竟他们要么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么就是年幼无知的孩童。或许当时他们只想好好的养家糊口过日子,直到没有人知道他们西汉宗室的身份,彻底成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命运似乎不想让他平凡的度过余生,王莽的改制弄得天下大乱,这场动乱也开始裹挟着刘恭兄弟三人卷入历史的洪流。
裹入赤眉:王莽改制导致的天下大乱引发了两起著名的农民起义,一个是在南阳一带的绿林军起义,另一个则是在山东地区的赤眉军起义。因为天灾和战乱,这两支起义军都在流动作战中裹挟了不少流离失所或者饥寒交迫的贫民。而刘恭兄弟三人也在赤眉军攻破式县的时候被裹挟进入了赤眉军。追随更始:已成为乱世飘萍的刘恭三兄弟只能无奈的随同赤眉军一路行军,他们不知道要打到哪或走到哪?,反正只能跟着这些义军首领一起行军作战。当然以刘恭兄弟的资质他们应该成不了战场的猛将劲卒,但是赤眉军裹挟了这多人其实也不一定都要亲自冲杀在一线,比如刘恭的弟弟刘盆子就成为了起义军中的放牛娃。而刘恭因为有些文化,估计也被赤眉的一些首领作为书吏或者其他什么文职人员,反正应该有一定的地位。到了另一支起义军绿林军击败王莽主力建立更始政权之后,赤眉军的首领樊崇等人认为应该结束这种刀口舔血的生活,于是樊崇率领大小头目二十余人亲自到洛阳参见绿林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向其表达归顺之意。而刘崇就在随从人员之列,由此可见刘恭的文化让他能够进入赤眉军中大佬的视野。重回侯爵:虽然刘玄对樊崇等人的归顺不是很重视,他只是非常敷衍的将樊崇等人都封为列侯,其中刘恭就因为本来是式侯家族,所以刘玄干脆就将刘恭重新封为式侯。刘玄的这一傲慢的举动彻底惹怒了樊崇等人,于是樊崇等人逃出洛阳返回赤眉军大本营,两大起义军开始决裂并进入敌对状态。如今我们在评价这段历史的时候经常会对更始帝刘玄的这次傲慢举动大肆批评。但是刘玄顺水推舟的封刘崇为式侯的无意之举却让他收获了更始政权最忠义的一位大臣,也使刘恭成为两汉之交的乱世中最具忠义精神的无双国士。进位侍中:重回式侯之位的刘恭对更始帝刘玄感念不已,他没有跟随樊崇等人逃出洛阳,而是留在了更始政权,决心效忠更始帝刘玄。因此他发挥自己具备一定学识的特长,积极为更始帝刘玄出谋划策,于是刘玄干脆将他封为侍中,也就是刘玄身边的高级幕僚,这次加官更让刘恭产生强烈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不离不弃的更始孤忠更始帝刘玄对樊崇等人傲慢无礼很快让他尝到了苦头,樊崇裹挟了号称三十万人的大军开始向更始政权进攻。而刘玄的更始政权中那些被封王的重臣大将们或保存实力避战不出,或倒戈相向。一时间更始帝刘玄陷入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地步。而那个当初他顺水推舟一般封为式侯的刘恭却成为了他身边最忠诚的卫士。
公元25年五月,节节胜利的赤眉军终于也拥立了一个西汉宗室为帝,建立其自己的政权。而这个被拥立为帝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刘恭的三弟刘盆子。虽然刘盆子的皇位是靠抓阄得来,而且也不过是赤眉军的傀儡皇帝罢了。但好歹也正经八百是赤眉军认可的皇帝,而刘恭作为新皇帝的哥哥,按理也可以封王。但是在更始帝刘玄身边的刘恭没有乘乱逃出长安到弟弟身边获取高官厚禄,他听到弟弟刘盆子被拥立为帝的消息后把自己绑起来进入监狱等待更始帝刘玄问罪。初,侍中刘恭以赤眉立其弟盆子,自系诏狱《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可惜此时的更始帝刘玄已经没有了在洛阳面对樊崇时的傲慢了,他已如丧家之犬一般惶然无计。最终在赤眉军破城之前,刘玄单骑逃跑。听到刘玄败逃的消息后,刘恭没有放弃自己的操守和初心,他从监狱中出来,步行出城继续追随刘玄。等到了刘玄暂时落脚的驿站时,刘玄已经被赶来“保护”的士兵包围了。而赤眉军派人来下达最后通牒,如果更始帝刘玄投降可以封为长沙王,但必须在二十日内投降。闻更始败,乃出,步从至高陵,止传舍。右辅都尉严本恐失更始为赤眉所诛,将兵在外,号为屯卫而实囚之。赤眉下书曰:“圣公降者,封长沙王。过二十日,勿受。”更始遣刘恭请降,赤眉使其将谢禄往受之。《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无奈的刘玄只好派刘恭去赤眉军中谈判请降。双方谈妥之后,刘玄和刘恭跟随前来受降的谢禄一起回到长安并将皇帝的印绶献给了刘恭的弟弟建始皇帝刘盆子。但是受降之后的赤眉军首领不愿兑现承诺,反而要将刘玄处死。面对危局,刘恭大呼:“要杀死刘玄,请让我死在他前面”说完就要拔剑自杀。樊崇等人觉得刘恭够忠义,于是就赦免了刘玄,将他封为畏威侯,刘恭依旧据理力争,认为当初的条件是封刘玄为长沙王,赤眉军的首领们再一次被刘恭说服,最后还是兑现了封刘玄为长沙王的承诺。更始遂随禄肉袒诣长乐宫,上玺绶于盆子。赤眉坐更始,置庭中,将杀之。刘恭、谢禄为请,不能得,遂引更始出。刘恭追呼曰:“臣诚力极,请得先死。”拔剑欲自刎,赤眉帅樊崇等遽共救止之,乃赦更始,封为畏威侯。刘恭复为固请,竟得封长沙王。《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虽被封王的刘玄实际也就是囚徒,毕竟他是前朝皇帝。而且赤眉军进入长安之后,军纪败坏,不得关中人心,害怕刘玄被人利用的赤眉军首领们就让看管刘玄的谢禄秘密将刘玄处死。刘玄死后,他生前所有亲信大臣无一人敢有所表示,唯独刘恭连夜赶去为其收尸。刘恭无愧更始孤忠。于是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于郊下,因令缢杀之。刘恭夜往收臧其尸。《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生亦刘玄、死亦刘玄刘玄死后,刘恭就留在赤眉军中辅佐自己的弟弟刘盆子。但是赤眉军的抢掠行为已经民心尽失,很快光武帝刘秀的大军开始向赤眉军进攻。最终在刘秀的围追堵截之下,走投无路的赤眉军准备向刘秀投降,而去谈判又是刘恭。这一次刘恭为自己的弟弟和赤眉军头领们争取到了免死的条件,于是刘恭和弟弟就随赤眉军一起投降了刘秀。刘秀为人比较宽仁,对仇人尚且愿意保全其性命,对赤眉军和刘恭兄弟自然也不会为难,按理说刘恭兄弟应该可以在未来统一天下的刘秀治下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但是刘恭却再一次因为他的忠义卷入的纷争,最终落得个含冤惨死的下场。
为主复仇:刘玄的死或许都让人已经淡忘了有这么一个皇帝的存在。但是刘恭心中从来没有忘记这个为自己恢复爵位的旧主。 当初在赤眉军中时,那个杀人的凶手手握重兵,刘恭手无缚鸡之力又无兵无权,因此他一直在隐忍和等待时机为旧主复仇。如今赤眉军首领全部解除了武装闲居洛阳,找到机会的刘恭派人刺杀了杀害刘玄的谢禄,为旧主刘玄报仇。事发之后,刘恭再一次自缚入狱,刘秀感念刘恭的忠义于是赦免了刘恭的杀人之罪。刘恭为更始报杀谢禄,自系狱,赦不诛。《 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含冤而死:报仇之后的刘恭此后再无牵挂,此后安心在洛阳闲居。但是谁都没能想到会有一个人盯上了他,刘玄的次子刘鲤丝毫没有感念刘恭对自己父亲的忠心,反而认为父亲刘玄是被建始政权处死,而建始政权的皇帝是刘盆子,也就是刘恭的弟弟,这个恩怨不分的家伙竟然在二十多年后派人刺杀了刘玄身边最忠诚的部下刘恭。会更始之子寿光侯鲤得幸于沛王,怨刘盆子,结客杀故式侯恭。《资治通鉴》
可怜刘恭一生秉承“彼以国士待吾,吾以国士报之”的初心,对更始帝刘玄忠心耿耿,不管他是众叛亲离身处绝境,也不顾赤眉军的刀斧为其据理力争,即使刘玄已死也要舍命为其复仇。一生不愧更始孤忠和忠义国士之名。但却死在了旧主刘玄的儿子手中,实在是可怜可悲可叹!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