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社会

教师招聘考试预测知识点总结(教师招聘考试预测知识点归纳)

导语:教师招聘考试预测知识点

教师招聘考试预测知识点总结(教师招聘考试预测知识点归纳)

以主观题为主,马路边的知识点,我就不放了,

该有的基础应该都有。最后半天,看看错题,

和下面的这些,薄弱点!!!

愿考神附体!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统一的、共同的、平等的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

③教育的方式是“口耳相传”

④教育内容简单

⑤教育没有阶级性

㈡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在官府”,“官师合一”。

②教育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节的。

③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④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⑤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④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特点

⑤国家原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结构中各级各类学校内在联系的合理性

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②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④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㈢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的功能

②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分析

A/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

b/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

c/教育可把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d/现代学校教育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

e/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不平衡性 2. 动荡性

3. 自主性 4. 前瞻性

5. 进取性 6. 闭锁性

7. 社会性

素质教育的特征: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素质教育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层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核心层

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最高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化

①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② 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

③ 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

④ 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全面的引导者

教师的职业素养

㈡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

①教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观,就是对教育的基本看法。

②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③科学的育人观

④正确的学生观

⑤现代的教学观

⑥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㈢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①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于教育事业

②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

③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

④对待自己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㈣教师的业务素养

①知识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②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

㈠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㈡做勤奋的学习者

㈢做有效的研究者

㈣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

师生关系概述表现

㈠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㈡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㈢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

㈣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课程类型

(课程的组织方式)学科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

(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必修课 选修课

(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区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程中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

(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引起学习动机、感知课程内容、理解课程内容、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检查和评定。第三节中学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①要根据中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②直观教具要与讲解相结合;③教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④防止为了而直观的偏向

(二)启发性原则

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③发扬教学民主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①、正确处理感知与理解的关系;②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③、教学应注意三个方面的实际,教学实际,中学生本身实际,社会实际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及要求:(一) 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① 高度思想性和严密的科学性有机统一起来② 要有启发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③ 讲究语言艺术④ 恰当运用板书和教具

(一) 讨论法

① 讨论的题目要有价值

② 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

③ 讨论时,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

④ 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好小结

(二) 演示法

注意挑选演示的时机和内容

演示时要尽量使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学习对象,以获得深入的感性材料

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研究

掌握演示技巧

(三) 参观法

① 参观前,要做好易学准备工作

② 参观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

③ 参观后,注意材料的整理分析,注意把参观到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

第二节中学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①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②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③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④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中学生学业评价

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德育的功能

㈠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

㈡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德育的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

㈢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功能(德育为其他各育提供方向,保证教育本质的实现// 德育对其他各育具有促进功能)

第二节德育目标和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㈡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㈢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 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㈣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 反复性和渐进性

第四节德育原则德育的基本原则及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㈠知性统一原则

①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这方面的自我修养 ③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导

㈢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①教育者应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固有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学生 ②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

㈣爱和民主原则

①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赖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 ②注重德育过程的民主化,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五节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及相关要求

(一)、说服教育法

①注意沟通形式多样化 ②谈话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价值 ③还要注意谈话语言的艺术

(二)榜样教育法

①榜样要根植于受教育者当下的生活 ②不能神话榜样人物 ③运用榜样教育法时,注意适当的体现“德福一致”的价值观念 ④正确对待偶像崇拜现象 ⑤教师和父母要注意身教,成为青少年的朋友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中学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

一般特点主要有:

(一)过渡性:即从幼稚期向成熟期的过渡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

2)青少年期是由童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如由发育迅速逐渐趋向平稳,由人格差异的不稳定到形成稳定的人格到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由对成人的依赖到相对的独立方面。

(二)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

(三)社会性:青少年的社会性表现在:他们已不拘泥于儿童时那种仅仅对自己或自己周围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关心,而是开始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政治、历史、文学艺术、法律道德、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等等都成了他们认识和思考的对象,成了他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他们希望从中找出现象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社会性情感越来越丰富和稳定;他们已逐渐形成一定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动机、兴趣、品德、自我意识、世界观与人生观开始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

学习的种类

(一) 依学习的水平划分

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个层次水平,这八类学习分别是:

1. 信号学习

2. 2刺激-反应学习

3. 3系列学习

4. 4言语联想学习

5. 5辨别学习

6. 6概念学习

7. 7原理学习

8. 8解决问题学习

1971年加涅将学习分为: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原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二) 依学习内容和方式划分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划分为:

1)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2) 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接受学习:指的是教育者系统地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以接受的方式学习和接受知识和经验。

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的探索和解决问的原则和方法,进而获得知识的学习。

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机械学习: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学习符号的真实含义,只是在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一种非本质、人为的关系、

(三)依学习内容和结果划分

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心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

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 刺激—反应理论(桑代克,学习的过程在于一定的联结,即某种情境仅能引起某些反应,而不能唤起其他反应的倾向。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建立起来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二) 认知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模型较有代表性,其基本观点如下: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是通过主动地对信息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向环境学习,适应以致改造环境的过程,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经验和新的信息发生同化或顺应作用,是其主动学习的表现。动机的产生和发展是主动学习的标志,其中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新材料本身的兴趣2)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3)强调各门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认为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利于理解该学科的内容,有利于学习内容的记忆和学习迁移,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兴趣的形成。)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学习影视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强调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独立思考。

(三)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它重视符号、替代、自我调节在学习中的作用。因此,社会学习理论也被称为认知行为主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其实质就是把学得的知识经验(包括概念、原理、原则、技能、技巧、方法等)加工重组改编后运用于新情境的过程。

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相似性: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

2原有认知结构

1) 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 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效果的主要因素。

4心向与定势: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 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 精选教材

3)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 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5) 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6) 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其动作是外显的,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甚至觉察不到它的进行

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四个阶段:1)认知定向阶段

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4)协调完善化阶段

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1)确定练习目标

2)恰当安排时间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灵活采取练习方式。

第四节 品德的形成

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区别:所属范畴不同、所反映的内容不同、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品德的心理机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

柯尔伯格将道德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可分为惩罚定向和寻求快乐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可分为好孩子定向和权威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可分为社会契约定向和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青少年品德不良产生的客观原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影响,主观原因有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强、盲目模仿、偶然失足养成不良习惯。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和身体发育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异质群体。

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有: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人际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

学习困难的辅导原则: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 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自信心

3)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感

4)激发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求知欲

5)讲究教育教学方法

6)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E=1/R(其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的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

K=△I/I(韦伯定律)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就是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主要包括后象、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

(1)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现象。

(2)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暗适应与明适应)

(3)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1.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是指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

(2) 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3) 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以后,其他感觉会予以代偿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包括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知觉的种类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区别: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客观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处处表现出的人的参与。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3)从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比感觉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综合的结果。在多种分析器的参与下,通过反映事物多种属性并整合后才形成知觉。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知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知觉过程中还包括了当前刺激所引起兴奋和以往相应的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的过程。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1) 目的性强

2) 准确迅速

3) 长期坚持

4) 正确理解

(一) 保持量的测量:常用的保持量的测量的方法包括: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和重构法。

(一) 影响遗忘的因素

1) 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2)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3) 学习的程度

4) 情绪体验

一、 遗忘的原因

(一) 衰退说

(二) 干扰说:1.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产生的。但是,在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

(三) 压抑说

(四) 提取失败说

表象的特征:1)形象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

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的过程。

(三)抽象与概括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情境2)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定势5)酝酿效应6)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语言的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是从全体社会成员的言语交际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而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言语要借助语言才能实现,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的交际只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种方式的交际所能交流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远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实现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语言是在人们相互交际的社会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也只有发挥的它的焦急工具的功能才能存在价值,才是活的语言,离开了人们的交际活动,语言就变成了死的语言,它将被社会淘汰。所以语言也离不开言语。

言语的种类:1)外部言语{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包括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2)内部言语

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1)语境2)推理3)图式4)策略

想象的过程:粘合、夸张与强调、拟人化、典型化

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注意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和调节监督功能。

注意的理论有: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晚期选择理论、认知资源理论、双重加工理论

需要的理论: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七个层次)

从下至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基本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成长需要)

2)奥尔德弗的需要理论:三类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挫折: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1)挫折情境(2)挫折认知(3)挫折反应

挫折的反应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人格的变化

挫折的应对:1)正确的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境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是有区别的:首先,性格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气质是表现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是由神经活动类型特点所决定的。

其次,气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即使有变化也相当缓慢;性格虽然也具有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可以发生变化。

再次,气质反映一个人的自然实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实质,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可以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进行评价,有好坏优劣之别。

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

1.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用、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 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2. 近因效应: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

3.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 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4. 定势效应:它指当认识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以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一定外部联系对 他们进行认知和评价

5. 投射效应:它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征,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感情投射二、认知缺乏客观性

6. 正性偏差:指人们对他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

7. 刻板效应: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本文内容由小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