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翻译)
导语:乌衣巷口草凄迷:苏轼六言绝句《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
苏轼《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六言绝句)
其一
秋早川原净丽,雨余风日清酣。
从此归耕剑外,何人送我池南。
其二
但有尊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凄迷。
简注:
西太一,宫名,天圣六年(1028)建。王荆公,王安石。剑外,苏轼故乡西蜀。若下,吴兴若下村产酒,此处指代酒。征西,此处反用曹操典故,谓只要有酒喝,何必还要做什么官!?乌衣巷,在金陵,东晋时贵族聚居之地,此处借指王安石在金陵的府宅已经衰落。
诗意散绎:
其一
秋天早晨的原野明净美丽,雨后秋风清爽,阳光明媚。
今后我辞官离京,归隐蜀地,还有谁会到池南为我送行举杯?
其二
只要杯中常有若下所产的美酒,又何须在墓碑上刻着“征西将军”的名号?
听说如今南京的荆公故宅,已经是荒草丛生,人迹罕到。
评析:
元丰八年(1085),苏轼自登州被召还京任起居舍人。元祐元年(1086)三月迁中书舍人。七月奉命祭西太一宫,见到王安石的题壁诗六言绝句二首。其时,王安石刚刚去世不久,苏轼于是写了这两首和诗,怀念已逝友人,感叹世态炎凉。
前一首感叹,王荆公已去世,到了将来自已辞官归耕之时,他再也不可能前来池南为我送行了。
后一首感叹,王安石虽然贵为宰相,但是一朝去世,门庭就突然冷落了。因此,人生在世,又何必对那些虚幻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孜孜以求呢?
苏轼与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始终是对立的,但他们对对方的“胜处,未尝不相倾慕”(《西清诗话》)。元丰七年(1084)苏轼从黄州迁汝州,途经金陵,王安石时罢相家居,曾亲到江边迎接,并与苏轼同游钟山。几次会面,交谈甚欢。还盛赞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两句,曰:“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并劝苏轼在金陵买田安家,以便朝夕相见。苏轼也曾有此打算,后因事未果。他对王的激流勇退表示十分景仰,写诗道:“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次荆公韵》)。可见,苏轼与王安石之间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心结。知道苏王之间的私人交谊,会有助于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附录: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其一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前一首描绘西太一宫的夏日美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
后一首回忆当初随父兄初游和今日重游陈迹难寻的情况,心中充满犹豫和彷徨。
这两首诗是王安石的名作。陈衍《宋诗精华录》云:“荆公诗当以此二首压卷”。
附图一:苏轼塑像
附图二:王安石塑像
附图三:宋代宫殿,西太一宫大概也是这个模样吧!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