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藏必厚亡的意思(多藏必厚亡怎么读)
导语:道德经:“多藏必厚亡”,俗世间的可悲是过度执念
道德经:“厚藏必多亡”,俗世间的可悲是过度执念。
01一个人永远意识不到自身出现的问题,不管他的心中存在什么样的缺点,都无法认知,所以,一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有问题。
心狠的人不知道自己恶毒,贪心的人感受不到自己的欲望深渊,深陷其中还自鸣得意,最后被无底的深渊埋没。
所以《道德经》中有一句思想,叫:故知足不辱,知足不殆,可以长久。
一个人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侮辱,知道随时适可而止,防止执念过深,才能保得自己平安。
追求“物欲”没有错,因为物质是生活幸福的前提,但是过度深陷于其中,不知道知足,不知道停止就是自己的问题。
前段时间很厉害的一个大佬,在人生巅峰的时候选择退休,很多人还有一些不理解,其实这没什么想不通的,一个人知道“进”是智慧,知道“退”才符合大道。
以自己的适当隐退,避免物极必反,这是一种智慧。
永远不要把所有的精神全部寄托在物质层面,物质只是人生的某一个支点,并不是全部的基石,当你不能不明白这样一个问题,一味的把自己的心思放在名利之上,那么就会被名利左右,这样的执念过深,给自己带来的必定是糟糕的结局。
乾隆时期的和珅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和珅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和珅掌权的时候,只要是有银子就可以买到官,而且还是竞价出售,谁给的银子多,这个官就由谁来做。
曾经有一个叫汪如龙的官员送给和珅几十万银两,和珅马上就给他派了一个官职,叫做两淮监政,把曾经旧的官员拿掉。
那个旧的官员就不服气了,问和珅:“我每年都送给你10万银两,为什么把我换掉了?”
和珅说:“别人出的比你高啊。”
就是这样一个赤裸裸的受贿,把官位当产品竞价拍卖,最后让和珅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当和珅的靠山乾隆离世之后,新皇帝嘉庆开始整治和珅,查到和珅的家里,原来比国库还多,最后赐死了和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一句话并没有错,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人性,但是所有的过度,都会让自己人生越加被动。
因为你太过于重视外物的得失变化,就会对你的人生产生影响,正所谓“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02把外在宠辱得失看的比自身更加重要,然而人生外物又岂能一生常伴于你的身边。
我们主观能够主导的层面是自己拥有的欲望,但是我们不能主导的却是外物的变化得失。
人生三穷三富过到老,中途必然会出现变化,如果你把外物看得非常重要的时候,那么外物的得失变化对于你来说,就是迎头而来的沉重打击,更不能做到坦然顺应。
过度执念的富贵名利出现变化之后,对于自己是一个无法承受的灾难,所以越是执念越是痛苦。
《菜根谭》之中说:
多藏者厚亡,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财富聚集的太多的人,失去的时候损失就大,由此可见,富有的人还不如贫穷的人过得无忧无虑;地位爬得越高的人摔的也会越惨,所以由此可见,地位高的人还不如卑贱的人过得平安。
你以为的好未必是好,你以为的平凡未必是糟糕。
对于外在的名利,最合适的一个态度就是“有则开心,无则也能知足,但是绝不过分的追求”。
《道德经》之中,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过分珍惜,一定会造成大量的耗费,丰厚的货藏,一定会造成惨重的损失。
当身外之物达到一定的基本条件之后,就应该感到知足,一切能够顺应自然,而不是过分的贪求,因为你所贪求的,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有意义,反而会给人生带来灾祸。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本文内容由小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