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黄杨绢野螟的发生及防治原理(黄杨绢野螟防治方法)

导语:黄杨绢野螟的发生及防治

一、分布及危害:

黄杨绢野螟,分布较广,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如瓜子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瓜子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严重的街道被害株率50%以上,甚至可达90%,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成株枯死,影响市容,污染环境。

二、特征:

1.成虫:体长14—19mm,翅展33—45mm;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下唇须第1节白色,第2节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节暗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两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色褐色。

2.卵:椭圆形,长0.8—1.2mm,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3.幼虫:老熟时体长42—6mm,头宽3.7—4.5mm;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较大黑斑,三角形,2块;背线绿色,亚被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4.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26mm,宽6—8mm;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27mm

三、发生规律:

该虫1年大概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芽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危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越冬代整齐,以后存在世代重叠现象,10月份以三代幼虫开始越冬。

四、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将虫茧集中销毁,有效减少来年虫害发生基数

2.化学防治:冬季可以使用名地康喷施,杀虫卵;翌年前期可以使用御蛾喷施,后期虫害盛期可以使用银狄喷施。

本文内容由小碧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