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自然

佛陀与巴门尼德的关系(佛陀与巴门尼德的区别)

导语:佛陀与巴门尼德

佛陀与巴门尼德有很多类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公元前五百多年前的人物,可以说是同一个时代的。其次佛陀开创了佛教这一东方宗教与哲学理论,而巴门尼德是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先驱,可以说从巴门尼德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思考。最后,佛陀与巴门尼德的核心思想也非常类似:佛陀从“无常”这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建立起了整个佛教基础,巴门尼德则从“变化的世界”这个角度建立了他的“存在论”,也为后期的西方哲学关于存在这个基本概念的讨论奠定了基础。而“无常”与“变化的世界”在人们通常理解的语境中可以说是一致的。当然巴门尼德可能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后者的那一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典型地表达了“人们自身和其所处的世界都是不断持续变化的”这一众所周知的现象。然而佛陀与巴门尼德都没有止于各自对于世界现象的观察,而是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且他们的思考也是高度一致的。例如佛陀关于“自性”这个概念就与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者”这一概念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他们对于现象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认识也是完全一致的。佛教的三法印,是从“诸行无常”开始的,也是以此根本理念展开的,可以说这是佛教的核心。从“诸行无常”就可以直接悟入“诸法无我”,乃至“涅槃寂静”,这并不像后世佛教各派罄竹难书的说明阐释的那样复杂,当然这只是佛教的核心教理部分,并不涉及其他诸如律仪、禅修、发心、次第、造像等等。在佛陀时代为什么诸多声闻弟子,在听闻佛陀说法的当下就可以证觉成就?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佛陀思想的简洁与清晰。从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现象,就能理解到不可能有常和不变的人与事物,这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难的是还要理解不断变化的人与事物也是没有的,但不断变化的这些现象是有的,而基于这些现象所形成的人与事物的观念,则是以人们内心的语言来构建的,佛教对此的理解有一个词来形容叫做“甚深缘起”。本文的重点不在于解释上述关于甚深缘起的理论,因为其实上面简短几句已经写清楚了,懂的都懂,不懂的一时半会儿也理解不了。本文重点在于解释巴门尼德的思想与上述理论的一致性。巴门尼德的思想简而言之有两句话:1、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2、不存在者存在,存在者不存在。第一句话巴门尼德认为是真理之路,第二句话巴门尼德认为是意见之路。我们可以将真理之路对应佛教的胜义谛,意见之路对应佛教的世俗谛。然后,我们再将“存在者”对应佛教中“自性”这个概念,将“存在”对应佛教的“有”这个概念。这样转换概念以后,巴门尼德说的第一句: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我们可以理解为:就理性的真理而言,自性有才是有,自性无就是没有。若从佛教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就是指:一切法若能找到其自性,才能从其自身而成立,但一切法的自性都是找不到的,因此一切法都是自性无,一切法都是空。再来看巴门尼德的第二句话:不存在者存在,存在者不存在。同样我们转换概念以后,可以理解为:就一般普通人的意见(或见识)而言,无自性的现象在他们的观念上表现为有,但这些现象本身其实是并没有自性的。若从佛教世俗谛的角度来说,就是指:无自性的现象通过人们内心的语言构建为观念上的有,但现象本身其实是没有自性的。这里补充一点,很多人对于“自性”这个词理解的不够深入,一般认为“自性”是指常、一、不变的事物。但这是“自性”这个词当中“性”这个字的意思,即性质的意思,但这个词还有“自”的意思,即“它自己”的意思。所以,任何事物首先只是人们内心的一个观念,而这个观念所指向的事物,所具有的常、一、不变的性质的那个它自己,才是“自性”的意思,也才是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的真正含义。顺带一提的还有,“自性”这个概念在早期部派佛教中其实并不明显,但在后期大乘佛教中却是中流砥柱,所谓“缘起性空”的这个性,指的就是自性。而之所以会是这样,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特别是巴门尼德一系的思想,由于亚理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老师的缘故,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传播到了印度次大陆,并与原始佛教思想合流,形成了初期大乘佛教思想,这也是后期中观派思想的一个源头。另外,龙树中论的八不缘起思想,与早期原始佛教的十四无记,也存在紧密相关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另外一个帖子的说明。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八不缘起其实就是十四无记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为什么早起佛教没有这种表达呢?这绝不是佛陀在天上或龙宫里才所说的法,而很可能就是古希腊哲学思想中的这种认识论,恰如其分地解释了早期佛教中的十四无记。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